大数据
是智慧城市运行的核心元素
将数据和城市管理连接起来的神经中枢
便是【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机房远景(中金数谷大数据中心供图)
服务器24小时高效运转
如何解决散热问题?
💻
8月5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网安基地的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以下简称“大数据中心”),在办公楼左侧,一个高32.5米、直径10.5米,容积达2800立方米的白色圆柱形钢罐伫立在园区中,这就是大数据中心节能的首要法宝。
蓄冷罐
为机柜散热降温是大数据中心节能降耗的关键发力点。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电能,其中98%的电能转化成热量,需要冷源进行降温散热,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工作人员检查机房(中金数谷大数据中心供图)
运行运维部经理梅满介绍:“目前大数据中心投产了一栋楼,全部使用冷机来降温散热的话需要5台,一台冷机就相当于2300台1P的空调。蓄冷罐可以降低冷机电制冷运行负载率,减少运行时长。”
考虑到东西湖的气候和水资源情况,大数据中心选择了水冷系统来制冷,通过低温水将机体热量带出。梅满深入浅出地介绍:“蓄冷罐就像一个大电池,能将低温水提前储存起来,在需要时使用。”
按照梅满的描述
蓄冷罐在工作中有三大场景
↓↓
每年11月底到2月底,约有100天的时间室外温度足够低,可实现纯自然冷源散热降温,此时蓄冷罐作为“候补队员”以备不时之需;
春秋时节,白天温度升高,可利用夜晚的低温给高温水降温并储蓄在蓄冷罐中,供白天使用;
夏季全天高温,可在夜间电谷价时,利用电制冷在“蓄冷罐”内储蓄低温水,在白天电峰价时用于降温散热,可减少冷机的使用,有效降低数据中心夏季的电费开支。
梅满粗略估计,如项目规划的数据中心柜箱数量全部投用,该技术预计可为数据中心一年节约近4600万元电费。
ECC控制中心(中金数谷大数据中心供图)
据了解,大数据中心使用的蓄冷罐是“武汉设计”代表企业长江设计集团原创核心技术的创新亮点,该项“绿色数据中心自然冷源高效利用技术”首次应用在中金数谷武汉大数据中心。根据规划,未来园区内同样规格的罐子将增至4座。
除该项技术的应用外,大数据中心还从多个细节入手,全面贯彻节能降耗理念。将服务器产生的余热进行回收,供给园区生活用水加热和空调制热;建造雨水回收池,回收雨水用于园区绿化灌溉;铺设光伏板,产生的电能可供办公和生活使用。
光伏发电
据悉,目前中金数谷大数据中心已入驻东风汽车集团、滴滴出行、中国电子云、武汉云、数字认证等企业。今年预计引入多家互联网头部企业,届时第二个蓄冷罐也将随之伫立在园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