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八一”是我国建军96周年,在黄冈市和黄州区两级退役军人事务局大力支持下,北京科技大学学生王怡璇、王学涯、王光耀、谢修来、周彬彬、裴林波,冒着炎热从北京赶到革命老区湖北省黄冈市,与黄冈市退役军人志愿队几位代表,一起看望慰问抗战老英雄,先后上门慰问了抗美援朝一等功臣96岁老英雄陈世礼和抗越反击战二等功臣周全忠等。
首先我们拜访的是“全国模范退役军人”——徐普查。在徐叔叔的邀请下,我们参观了徐叔叔家,踏入房中,映入眼帘的便是徐叔叔胸前佩戴着的各种荣誉勋章以及桌上的各种荣誉证书。出生于军人世家的徐叔叔,为我们介绍了四代13人当兵报国的家风。客厅里摆放着的一把猎枪,斑斑的锈迹,充分展现岁月的洗礼。徐叔叔家里还设有有专门的军人档案放置处,打开档案柜,入目的皆是徐叔叔一家人的各种事迹,也令我们为之震撼,一种深入骨髓的红色基因似乎也沁入了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简单参观了徐叔叔家后,我们一行人去往了96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陈世礼爷爷的家里拜访。陈老的家里陈设十分简单,老人看见我们来了踏着蹒跚的步伐急忙上前迎接我们。爷爷因为在战场上战斗双耳听力因为炮弹轰炸而损失较大,只能依稀听见我们大声在他耳边说话的声音,所以我们主要是用纸笔和他交流。爷爷知道我们可能用这种方式与他交流比较繁琐,所以他也一直在主动向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很配合我们的采访,印象最深的是爷爷双脚在朝鲜战场上极寒的温度冻伤了,脚趾头全都冻没了,但是身体上的不适似乎并没有令他垂丧或抱怨,他依旧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当问及对现在的生活是否满意,老人看清问题后,马上笑容满面地回复我们“很好啊,我觉得现在很好,党和国家对我们很好的!”,他身上不屈不挠与积极向上的精神深深震撼了我们,“好好学习哈,你们都是祖国的未来”在亲切的告别声中,陈老笑着向我们挥挥手,目送我们踏上下一段旅途。
接下来我们去到了抗越反击战退伍老兵周全忠叔叔的家里,叔叔给我们拿来了很多作战时的荣誉勋章和战斗时穿着的衣物,历史的书卷通过旧物再一次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我们赞颂叔叔是英雄,他总是笑着说比起死去的战友们,我还算不上英雄,叔叔表示能活下来,现在能够享受天伦之乐已经很幸福了。叔叔真的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一直在跟我们分享作战时的细节,惊心动魄的场景在我们眼前重现,听完不得不感慨和平时代的来之不易,今天的宁和生活是由先辈的血肉之躯铺成的,我们这一辈也应该更加珍惜现在的安稳,同时也要注意居安思危,培养红色理念。快走的时候,我们问了一下叔叔的双胞胎孙子“小朋友,你们长大想不想当兵呀?”“想!”“他们很想的!”孩子们和老人的声音同时响起在我们耳边,这时候我们更深刻认识到了红色家庭对后代思想影响的深远,孩子们兴奋地给我们展示他们的玩具枪支,透过他们我仿佛看见了当初年轻时神采奕奕的老人们,一种传承的力量在我们心中泛起一圈圈涟漪。
告别周老,在团风荣君颐养中心,北京科技大学的六名学生和黄冈市退役军人志愿队几名代表,采取面对面与老英雄詹友清等八名援老抗美参战老兵倾心座谈,与老英雄拉家常、听战斗故事,并开展“军民联欢”晚会,不仅拉近了大学生与老英雄的心里距离,还加深了“秀才遇到兵,亲如一家人”的军民鱼水情。
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当时中国与其他世界强国的技术差距,也更加清楚这一站打下来是多么不易,爷爷们说着说着有些都情不自禁流下了眼泪,即使我们这些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新一代人听到他们的故事也忍不住鼻子一酸,亲眼看见战友在自己旁边战亡,亲自去战场清点尸体……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应该也期待着看见现在中国的样子,爷爷们反复嘱咐我们要好好学习,端正思想,以后可以为国争光,军人身上有一种天然的正气,我们也深刻体悟到了老兵前辈们“退伍不退色”的真正含义。我们跨越时空的距离于此地相见,共同探寻那段峥嵘岁月,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力量将黄冈乃至那个时代人的精神播撒至更广阔的地方。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弦歌蓁芃实践队
周彬彬 王光耀 王怡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