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代表团,4045名参赛选手,天津正在举行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这届大赛的变化和看点是什么?《新闻1+1》邀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王晓君,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主任刘永盛,共同关注:大赛拼成绩,技能有未来!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参赛选手4045名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参赛选手4045名,平均年龄26.4岁,其中有很多都是00后。大家的成长经历和参赛感受是怎样的?
全国技能大赛,吸引力何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 王晓君:人数增长的原因:
①当然是我们的赛项设置增加了。第一届是86个项目,这届是109个项目,项目增加了,参加人员自然就多了。
②也就是深层次的原因,就是随着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措施的出台和落地,技能人才工作的基础也越来越扎实,影响力也越来越大。由此引领和带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劳动者,开始关注技能,开始参与技能。职业技能大赛作为一个技能人才有效的选拔和评价方式,也就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青年和企业职工参与竞赛。这次竞赛,参赛的企业职工人数是上一届的7.6倍,这说明大赛的影响力非常大。
③我们整个职业培训工作的推进,相关课程开发,人才培养工作也不断推进,和就业市场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这样来自就业市场的信号,也会反馈到职业培训领域。我们努力推动职业培训和就业实现双向互动,吸引更多的劳动者从事技能职业,通过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实现增收,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
大赛的举办对两座城市意味着什么?
2020年,第一届全国技能大赛在广州举办,2557名选手参赛。如今,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又在天津进行,参赛选手增加到了4045名。大赛的举办对两座城市意味着什么?加快本地技能人才的培育,广州和天津又在怎么做?
天津打造“工匠之城”如何发力?
中国(天津)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主任 刘永盛:我们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①发挥企业在培训方面的主体作用。企业是职工培训的主体,我们通过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建立培训中心。自2019年实施“海河工匠”政策以来,我们已经建立了488个企业培训中心。
②积极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我们支持建设国家级、市级高技能人才基地以及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天津市级大师工作室。对于国家级基地,我们将给予500万元的资助;对于市级基地,给予200万元的资助。要引导更多企业、院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
③激发市场主体在技能人才评价认定方面的活力。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因为他们可以自主制定评价标准并开展人才评价,这将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用人活力。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