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多措并举着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

2023-10-13 14:58  

近年来,黄冈市立足红色文化遗产组成要素及地域分布特征,打造“一核、两廊、四板块、十组团”的空间规划布局,多措并举推进红色资源保护利用。1-9月,全市共接待红色旅游游客1829.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15亿元,较2022年同比分别增长46%、59%。

一是推动大品牌创建工作。将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项目纳入黄冈市改革促进资金支持项目名单。红安县印发《红安县创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三年行动方案》,统筹部署红色旅游工作。在湖北文旅集团的投资和省金融机构出台专项政策支持下,签约钓鱼台文旅康养小镇等5个项目达35.61亿元,投资2.4亿元建设黄麻纪念园游客中心综合体,整合1200万元资金推进詹才芳故居提档升级,建成“一河两岸”红色景观带,打造具有鲜明红色印记的旅游通道,推出黄麻惊雷起义风暴线、百位将军英雄体验线、全域红色旅游研学教育体验线3条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以红安为中心,覆盖大别山山区的红色全域旅游大格局。以将军影视城为依托,打造中国首个“红色影视主题公园”;与武汉市、宜昌市、随州市、信阳市等地研学机构建立跨市、跨省互联互通合作关系。针对党员干部党建和青少年研学研发7条红色研学线路,将董必武故居、李先念故居、七里坪革命旧址群、西汪家革命旧址等文物保护单位串珠成线,将红色遗址遗迹富集的村集中连片打造为全国红色美丽乡村,设置红色教育示范点、“三同”教学点10余处。筹备举办“大别山精神与伟大建党精神”学术研讨会工作;与中国动漫集团合作,筹划举办红色马拉松、山地自行车挑战赛等体育赛事活动。

二是实施大项目建设工程。市委将总投资2.58亿元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提级调度、全力推进;英山县将园区建设列为头号政治任务,多次专题研究园区建设工作。争取到中央预算内资金1亿元,政府债券资金5500万元,为项目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结合“乡村振兴”“红色美丽村庄”“水美乡村”“擦亮小城镇”等总体规划,统筹推进文物和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利用,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基础工程建设。

三是建立部门协同机制。投资13.9亿元建成458公里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贯通7个县市、覆盖12个红色景区,实现红色旅游景点“一线串珠”;以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为轴,打通“断头路”200余公里,提档升级100余公里通塆公路,红安、麻城等地将军故居、文物旧址和红色景区景点路网通达,形成完整的游线。推出“以红色基因铸清廉之魂”红色廉洁文化研学线路,打造“擦亮清廉底色、体悟清廉家风、寻访清廉楷模、传承清廉精神”等5条主题研学路线。携手教育部门,整合全市红色场馆、红色景观以及研学基地、师资、课程等要素,形成黄冈“六大主题”红色文化研学产品,携手教育等部门,组织10万余学生开展研学活动,让红色资源转化为户外教学阵地。  

四是打通机制创新路径。创新金融产品,红安县农行以“景区收益权”“政府担保”等形式为质押,为红色旅游项目授信4亿多元,实际放贷3亿多元,捐资1000万元打造红安智慧旅游平台。创新资金保障模式,麻城市采取以奖代补、整合项目资金等途径筹集资金6000万元,推动乘马岗片区26位开国将军故居整体性保护利用;黄州区申请政府债券资金4000万元,建设陈潭秋故居文化公园;企业捐资1200万,支持红安将军故居的保护与展示,提供了社会力量参与文物资源保护利用工作的重要路径。创新文物保护机制,成立正处级单位湖北红安革命纪念地管理中心,加强对红安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领导。制定实施文物安全“一处一策”工作机制,建立文保员管理体系,聘任117名专职文保员,筑牢文物安全“底线、红线、生命线”。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310/f30cebb006f35bcd0b5815fcb536466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