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捐赠资助
民政部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司
指导的
“腾讯公益·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
公益项目(以下简称项目)
末期评估工作落下帷幕
由黄州区东湖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承办项目
在全国项目办末期评估中
荣获优秀等次!
是全国9个优秀项目之一!
10月12日-13日,新时代社区慈善的实践探索暨“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项目总结交流会在京举办。出席本次会议的有来自高校的专家学者,北京、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四川、重庆7地项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公募慈善组织负责同志、督导承接机构代表以及试点项目执行团队代表等。
▲会议现场
东湖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作为“腾讯公益·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项目全国96个实施主体之一,受邀参加了此次重要会议。据了解,该项目旨在通过创建并运行乡镇(街道)社区公益基金,运用“五社联动”机制,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工作者为专业支撑,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扩大社区志愿者参与,撬动社会慈善资源,提供社会服务,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东湖街道是怎么做的
黄州区东湖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承接“腾讯公益·五社联动·家园助力站”项目至今,在东湖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区民政局的大力指导下,依据社区需求,开展实地调研,了解居民想法与困难,探索创建“党建+志愿服务”“互联网+社区治理”“公益+双向认领”“五星+组织培育”4种创新机制设计公益项目。
“党建+志愿服务”模式,让社区更有温度。以社区为平台,充分发挥社工的专业能力,引导社区社会组织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发挥作用。一是依托社区“时间银行”,开展积分兑换活动。目前,已兑换了7000多分,极大地提高了志愿者的服务热情。二是整合党建、街道商会、驻建单位等各类资源,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围绕“邻里学”、“邻里情”、“邻里乐”等方面,分别开展“百家宴”、趣味运动会等睦邻便民活动。
“互联网+社区治理”模式,让参与更有广度。通过建立“互联网+社区治理”新路子,实现了居民与社区无缝衔接,从“脚尖”到“指尖”的即时沟通、良性互动的治理机制。社工和志愿者骨干,采取“爱心来敲门”工作法,收集居民“金点子”,问计问需于民,在凝聚深厚的群众基础上,探索一条适应居民自治发展的新路子。
“公益+双向认领”模式,让爱心更有热度。一是建立“公益+志愿服务组织和骨干志愿者”的认领模式。志愿服务组织认领小区楼栋(社区小组),骨干志愿者认领需要帮助的社区困难居民,打通服务居民最后一百米。二是建立“公益+商家”的认领模式,让企业认领积分,形成凝聚正能量的社会公益生态圈。
“五星+组织培育”机制,让治理更有力度。完善“建立’星’机制—宣传’星’形象—培养’星’习惯—营造’星’风尚—运营’星’基金”五位一体的“五星”策略,动员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各类活动,壮大社区志愿者队伍,激发社区内部活力,优化了社区多元融合、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良性治理生态。
↑助困
↑助老
↑助幼
↑助医
↑助疫
↑助农
项目通过开展大型公益展示活动,扩大项目影响力及知晓率,使群众更深入了解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社会公益氛围;持续开展助困、助老、助幼、助医、助疫、助农“六助”行动,及时回应及解决居民的问题需求;以“微公益”项目大赛的形式,挖掘社区社团领袖、发展社区志愿者、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增强了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力。
在项目运营中的不断摸索,逐步形成了“社区发现需求、社工开发设计项目、社区社会组织实施、社区公益基金支持、社区志愿者参与”的五社联动机制,着力畅通“五社联动”内部“微循环”,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激发社区内在资源活力,提升社区自治水平。
在项目运行的一年当中,项目团队一是依托东湖街道党工委的坚强领导,以街道+社区共同出资来招聘专职社工,建立了较为稳定的社会工作者团队,为项目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二是积极联动市、区两级党政资源、企业资源等注入社区基金项目,拓展了慈善资源筹集渠道,初步实现了一种协同参与的整合式社会治理体系;三是基于六年的持续推进,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大型公益服务活动一一东湖之恋,在社区基金进一步支持下,聚焦特定主题整合多方资源、推动持续运作,吸引了多元主体积极参与,服务成效显著,在黄冈市乃至全省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四是充分发挥本土较好的公益慈善与志愿服务氛围优势,较好地撬动了多元主体参与慈善捐赠,创新“54331”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机制,更好地吸引志愿者常态化、持续化参与到社区服务与治理之中。
项目实施以来,先后在学习强国、人民网、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14余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来源:黄州区东湖街道办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