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医院出现较多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以儿童为主。今年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生期提前,还出现了低龄化的特点。有儿科医生发文指出,今年可能是肺炎支原体流行大年,如果孩子有发热、干咳等典型表现,要考虑这个问题。
◆ 肺炎支原体感染有何症状
肺炎支原体感染最突出的表现就是较为剧烈的刺激性干咳,发烧以低烧居多,少部分患儿高烧;可伴有头痛、流涕、咽痛、耳痛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肺炎、肝炎、肾炎、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后果,治疗不及时可能致命。
◆ 11月为支原体肺炎高峰期
据媒体报道,近期北京、上海、广州等多地儿童医院内科门诊接诊的患儿增多,主要是肺炎支原体感染。每年8月到12月是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高发期,一般在每年11月左右达到高峰。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由于肺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青霉素和头孢这类抗生素,都是以细胞壁作为靶点,因此对肺炎支原体完全无效。市民如出现发热伴有剧烈咳嗽,应及时就诊,尽快查明病因、规范治疗,切忌自行盲目用药。
◆ 首选药物是什么?出现耐药有无替代药物?
那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首选药物是什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介绍,大环内酯类药物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常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近年来,随着大环内酯类药物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广泛应用,儿童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呈上升趋势。如果对大环内酯类药物出现耐药,有两类替代性药物:一类是新型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包括多西环素和米诺环素,对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有确切疗效;另一类替代药物为喹诺酮类药物,常用的为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来源 武汉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