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的心情也像跌入谷底”
进入秋天
不少网友的心境也起了变化
“精神消沉、烦躁得很”
“看谁都不顺眼
总爱在生活中挑毛病”
……
近日
“悲秋综合征”引网友讨论
什么是“悲秋综合征”?
立秋以来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就诊人数增加了20%左右
该医院精神科
副主任医师陈红梅提醒
秋季是抑郁症等“情绪病”
的高发季节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
浙大邵逸夫医院
精神卫生科主任陈炜介绍
医学上,并没有
“悲秋综合征”这一说法
但是,秋季天气转凉
和夏天相比
会增加抑郁的可能性
随着季节交替
体内激素发生变化
敏感人群确实容易
在此情况下
发生轻度抑郁或焦虑
“如果情绪低落是短暂的我们可以通过增加运动中午多晒太阳来调节情绪如果低落情绪超过两周甚至有轻生类消极想法建议到医院就诊或许是得了抑郁症”秋天到来
有一部分人常常会感到
沮丧、情绪低落
易疲劳、注意力分散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悲秋综合征”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临床心理科主任韩耀静医生解释说
“悲秋综合征”的诱发因素
主要是因为秋天来临
天气由热转凉
身体也会由兴奋、积极向上的状态
转入消沉、向内的状态
同时,入秋后日照减弱
大脑松果体分泌褪黑素相对增加
会抑制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
大脑细胞的功能活动就要降低
抑制过程增强
出现抑郁情绪,也使人容易疲劳
如何预防“悲秋综合征”?
可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天气晴好时,出去多走走。既接受光照、调节激素分泌,又能欣赏美景,转移情志。
适量增加运动量也能平静情绪、缓解压力。
面对压力时,还可以通过列清单的方式,将待办事项分轻重缓急排序处理。状态实在不好时要允许自己停下来,以免把“弦”绷断了。
学会“借力”,比如向亲人、朋友倾诉等,必要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诊。此外,已经确诊精神心理疾病的患者,秋冬季节不要擅自调药、停药,遵医嘱治疗。
秋季有人因看到落叶纷飞而悲秋也有人在秋高气爽的天气感到愉快自然万物,换个角度欣赏或许“悲秋综合征”也能随风而解
关注心理健康及时预防并化解负面情绪必要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