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融合型教联体建设成效初显

2023-10-23 16:16  

“今年秋季学期,学校报名人数达到了240多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倍。”近日,谈及教联体建设带来的变化,英山县实验小学坡儿垴校区执行校长查定兴难掩兴奋。

坡儿垴校区原本是温泉镇的一所完全小学,地处城郊相接处,在英山实小和白石坳小学两所优质校的夹击下艰难求生——片区内学生不断进城读书,学生数量锐减,一度濒临撤并。这样一所“空心”校,为何重获“新生”?

今年,黄冈将融合型教联体建设纳入强县工程,融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英山县加快推进教联体建设工作。本着“共建、共赢、共享”的原则,根据地域分布特点,该县以城区优质学校为核心,打破城乡教育壁垒,通过“以城带乡”“以强带弱”“城郊融合”,组建了11个教联体。

便利的交通、优美的校园环境,加上百年名校县实验小学的支持,新学期坡儿垴校区仅一年级报名人数就达到80人。更让人欣喜的是,还有60多名其他年级学生回流。

王宇滔就是回流学生中的一位。一至三年级他一直在县实验小学读书。得知新学期实行教联体改革,王宇滔的父母决定将他转回坡儿垴校区。“现在的王宇滔,学习变得更加主动,上课也能大胆举手回答问题了。”王宇滔妈妈笑着说。

“通过教联体一体化办学,既缓解了城区学生入学压力,又能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名校资源,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姜意安表示。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联体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只有实现城乡区域内师资均衡,才能让家长吃下“定心丸”。为释放教育新活力,县教育局积极探索教师轮岗制度,让优秀教师流动起来,通过合理分配教师资源,把重点学校的教师派到薄弱学校任教,让薄弱学校的教师到区域内重点学校跟岗学习,促进教联体学校师资双向交流。

教联体成立后,该县3300多名教师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培训、统一考核。全县教师交流轮岗共计280人,其中骨干教师70人。城区核心学校到农村支教110人,其中骨干教师40人,教师专任化、专业化水平得到提高。

“激活整个教联体的功能,需要发挥好核心校的示范作用,关键在于充分发挥政教、安全、教学等各条线的中层干部活力,理顺教联体管理体制机制。”县实验小学教联体党委书记周文革说。

“融合型教联体不是一个学校的单打独斗,而是所有学校在一起抱团取暖,在经验交流中碰撞创新的火花。”姜意安表示,目前各教联体已经完成挂牌,要达到质量整体提升,还必须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教联体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来源:黄冈政府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