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一切始于土壤,你们知道土壤是什么颜色吗?”“土壤是再生资源吗?”“1厘米土壤的形成需要多少年啊?”。11月17日,市水利和湖泊局在罗田石桥铺水情教育测基地开展水土保持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来自罗田石桥铺中学百余名学生参观了湖北省石桥铺水情教育基地水土保持宣传广场,观看了人工降雨水土保持科研小区降雨强度演示,明白了不同的雨量对土壤侵蚀强度的影响,体现了植物在雨水控制利用、土壤保护修复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水土保持科普展馆,详细了解监测基地历史沿革,通过“声”“光”“电”等形式学习了水土保持有关知识。期间,给同学们发放了水土保持相关宣传资料。在随后开展的有奖竞答环节,同学们踊跃参与,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问题,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市水保所负责人介绍说,我市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之一,2022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20.66%,作为国家级水土保持监测点以及省级水情教育基地,联合学校开展水土保持水情教育,是贯彻国家两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中国水土保持法》的具体要求,有利于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水土保持工作格局,让孩子们从小在心里种下爱护水土的种子,知道水土流失的危害、水土保护的有关知识,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观念,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2020年以来,我市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监测对生态文明建设和基础支撑作用,运用水土保持卫星遥感监管手段,强化生产建设项目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查处违法违规项目545个,扎实推进水土流失坡耕地和清洁小流域工程治理,水利部门累计投资1.01亿元,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3.61平方公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持续呈现“双下降”态势。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在“强化水土保持监测 携手共护绿水青山”的横幅上签名,纷纷表示今天的水土保持社会实践活动受益匪浅,水土破坏产生的影响刻苦铭心,对水土的感情有了更深领悟,今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维护自然环境,校园卫生环境,家庭卫生环境,宣传绿色理念,做一张行走的“绿色名片”。
(黄冈广播电视台记者 徐高元)
编辑:周涛 谢梓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