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3年12月3日,星期日,晴,温度9℃到19℃,空气质量类别为良。
黄冈全面禁用“生鲜灯”
12月1日,新修订的《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正式施行。当天,市市场监管局开展违规“生鲜灯”统一清理行动。对违规使用“生鲜灯”的经营者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黄冈首次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
聘前集体谈话
黄冈市首次开展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聘前集体谈话,去年以来,经过层层推荐和严格的评议程序,我市共选聘产生二、三级岗位人员43人,涉及医疗卫生、科研、教育、文化等领域。
黄冈查办侵权假冒案件1665件
今年截至目前,黄冈市共受理查办侵权假冒案件1665起,有力维护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勇夺“一金两银”
黄冈市在中部四省(鄂晋皖赣)地理标志品牌培育创新大赛上,勇夺一金两银两优秀共计5项大奖。蕲艾荣获金奖,老君眉茶、红安苕分获银奖,罗田甜柿、英山云雾茶获优秀奖。
浠水新增2家乡村书院!
浠水县乡村文化振兴基地,“闻一多红烛书画院”和“菊溪书院”举行揭牌仪式,截至目前,浠水共有六家乡村书院。
服务面积达248万平方米!
武穴城区环卫作业项目开工,该项目是城乡环境建设的重要工程,服务面积达到248万平方米,投入约500万元购置环卫作业全新车辆60余台,服务内容涵盖市政道路清扫、生活垃圾清运、港渠水域保洁等。
浠水深挖文旅资源打造特色研学品牌
浠水县结合学段特点、学校课程,将本地乡土文化、秀美乡村、历史文化、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等植入研学课程,探索具有浠水特色的研学旅游发展新路径,建设研学旅游基地,开设特色研学课程,打造浠水特色研学旅行品牌。
黄冈出台措施加强技能人才培育
黄冈市出台《实施“技兴黄冈”工程加强新时代技能人才培育的若干措施》,加快培养我市技能人才队伍,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黄州886个停车位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为破解城区停车难,黄州区出台《关于区直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内部停车场的通知》,6家区直单位,有效停车位886个向居民开放。
蕲春首个集体商标诞生
近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传来喜讯,“蕲春艾灸”成功注册为集体商标。该商标由蕲春县人民政府授权蕲春县中医药产业协会申请注册,是该县第一件成功注册的集体商标。
11月29日,习近平到武警海警总队东海海区指挥部视察,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海警力量建设运用特点规律,提高海上维权执法能力。
商务部12月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我国服务进出口总额53445.3亿元,同比增长8.7%。
外交部发言人12月1日表示,根据中英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规定,旅英大熊猫“阳光”和“甜甜”将于今年12月合作协议到期后返回中国,中方已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通知,提出“多措并举加大妇幼保健机构儿科医疗服务供给”等5项要求,最大限度满足患儿就诊需求,保障药品等充足供应。
12月1日,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五星卡”正式签发启用,首日共有50名取得在华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领取到了首批“五星卡”。
日前,教育部召开首次全国校外培训行政执法工作现场会。会议强调,要依法保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严肃查处违法培训行为,特别是培训机构“退费难”“卷款跑路”行为。
第三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正在对福建等5省开展督察。督察组12月1日通报5省典型案例,以发挥警示作用,切实推动问题整改。
正在执行我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与“天惠”轮已进入南极密集冰区,预计将于6日前后抵达南极罗斯海,开始新站的建设工作。
以下视频来源于央视新闻
12月1日,黄河山东段正式进入2023—2024年度凌汛期。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12月1日披露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银行存在56项主要违法违规事实,被罚没超2.24亿元。
江西检察机关依法对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东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12月1日,2023—2024赛季国际雪联单板及自由式滑雪大跳台世界杯在北京首钢大跳台进行,苏翊鸣以资格赛第一的成绩晋级男子单板滑雪大跳台决赛。决赛将于今日(12月2日)18时进行。
12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开始,纳税人可在本月内通过个人所得税APP对次年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
不同呼吸道疾病的症状和用药
①流感:轻症有畏寒,多伴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表现;重症病情发展迅速,体温常持续在39度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②支原体感染: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病原体,不是细菌也不是病毒,轻者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重者可致肺炎。治疗药物包括阿奇霉素、红霉素、克拉霉素等。③呼吸道合胞病毒:目前没有针对性的特异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一般使用止咳化痰类药物可好转。
12月2日《黄冈新闻》
近日,有关“第一学历”的话题引发热议,一项有1000名受访者参与的调查显示,55.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高学历人才众多,竞争激烈的结果,45.8%的受访者觉得这是种“一刀切”的选拔方式,超六成受访者认为需要破除求职中的“第一学历”评价标准。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企业招聘时注重第一学历涉嫌就业歧视,侵害了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
你如何看待
求职中的“第一学历”歧视?
来 源:黄冈广播电视台、央视新闻、新华社、中国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