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冰雪游火爆出圈
让“南方小土豆”一词成为网络新宠
其实
南方不仅有可爱又漂亮的“小土豆”
还有营养又多金的“小菌菇”
本期湖北日报乡村探访栏目
《向村而行》
走进“食用菌之乡”襄阳南漳县——
双坪村
品鲜美菌汤 吃“全菇宴”
一起来看
小山村里的“小菌菇”
释放乡村振兴大“蘑”力
初冬的清晨
天色微明 朝霞初现之时
双坪村的菌菇种植基地里
早已是一片热闹繁忙的丰收景象
此时香菇正值收获季
一排排整齐排列的菌棒层架上
一簇簇香菇长势喜人
菇农们正进行采摘、分拣、装袋
村里的养菇带头人
本期向导员王祖亮
正在和菇农聂新江交流种植经验
并现场教学探访员紫晶
种植香菇、挑选优质菇、如何采菇
隶属于南漳县东巩镇的双坪村
种菇历史悠久 气候适宜 经验丰富
采用花梨木和麦麸皮作为原材料制作菌棒
品质培育、选种上严格把关
菇形完整 菌肉厚实 触摸无滑腻感
才能被认证为优质香菇
从年轻时贩卖香菇
到组建香菇生产合作社
再到带着转业回乡的儿子一起创业
开办当地龙头企业裕农菌业
王祖亮成为了村里的“带富达人”
带动乡亲们种植香菇致富
助力家乡产业振兴
在向导员的邀请下
探访员紫晶和采菇能手邹运秀
在裕农菌业的香菇种植基地里
进行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
采菇PK
像邹运秀这样的菇农
大多是双坪村居住的村民
丰收期时人均日收入200元
月收入可达5000元
食用菌生产加工、生态采摘、休闲旅游等
产业链发展带动了
周边3000余户村民加入种植
促进了该镇8000多名留守在家的乡亲们增收
家门口就业 赚钱的同时兼顾家人
千户万菇 腰包更鼓了 日子更好了
把产业做实 把品质做优
稳稳的努力 稳稳的幸福
裕农菌业香菇生产车间内
各种机器正有序地运转着
采摘后的香菇经过
清洗、漂烫、速冻、真空低温油炸
等一系列深加工后
成为了可以直接品尝的香菇脆
不仅有香脆可口的香菇脆
还有香菇酱、香菇饼、香菇饮料等产品
一路远销至东南亚
市场占有率达80%
“人家卖产品,我们卖品质。
以香菇酱为例,
外地企业使用的原材料是香菇脚,
而我们用的是香菇冠。”
裕农菌业负责人王祖亮说
更加注重品质、注重健康的“南漳香菇”
让香菇带上了有机的“帽子”
成为该地“一村一品”的金色名片
3000平方米菌种加工厂
5000平方米香菇交易大市场
10000立方米冷藏储存合库
3000平方米食用前净化分选车间
一条集种植、加工、出口销售等于一体的
食用菌全产业链在双坪村已建成
2022年 双坪食用菌单项增收500余万元
集体经济增收30万元
菌菇是天然的营养品
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素
菌菇的品种成百上千
每种都有其独特的食用功效
菌菇小课堂上 干货满满
当地生产的各类食用菌集中亮相
椴木花菇、牛肝菌、羊肚菌……
还有菇体厚实 花纹自然
鲜香浓郁 入口爽滑的
当地特产“南漳香菇”
高蛋白 低脂肪的菌菇
食用后可抗氧化 调节胆固醇 提高免疫力
而这些珍贵的“天然保健品”
都可以做成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十姑仙农庄内 全“菇”盛宴闪亮登场
菇脚牛肉粒、花菇炖土鸡、香菇酥……
全部由菌菇制成的菜品
果然色香味俱全 令人不负期待
来到双坪 让你一次“炫”个够
用南漳花菇小火慢炖的土鸡汤
原汁原味 味道极鲜 王总力荐
外用芝麻糖包裹
炸得酥脆的香菇酥 酥香爽脆
香菇制成的酥糖 颇为稀奇
得到了探访员和
县乡村产业股负责人陈小龙的一致亲睐
全菇宴的陈杨主厨自豪地推荐每一道菜
一菜一味 每种都有不同的口味
具备自己的独特魅力
但内核不变的
是绿色有机的南漳香菇为原材料
围绕着“一朵菇”
这个曾经被评为省级重点贫困的小山村
依托龙头企业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
以“入股+承包+分红”的“激励模式”
带动村民发展菌菇产业
一步步脱贫致富
依托“香菇小镇”的打造
双坪村走上了“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天然溶洞“十姑洞”景区
在2023年实现增收几十万元
带动了周边农户实现收益翻番
近年来,南漳县食用菌全产业链条打通
大力发展菌菇产业、菇旅融合 实现三产融合
县政府持续落实优惠扶持政策
目前已培育食用菌产业主体932家
辐射了全县10个乡镇、128个村(社区)
带动农户达到了13000户以上
2023年食用菌产业产值达到42亿元
香菇可做万物
化作美味获得即刻的满足
化为乡村振兴里
乡村美 乡村富的“幸福味”
一根根菌棒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金棒棒”
“小小菌菇”释放乡村振兴大“蘑”力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