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坚持对内整合、对外开放,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黄冈现代化建设路径,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动能明显增强,城乡融合发展取得明显进展,改革创新实现多点突破,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岁末年初之际,黄冈日报社、黄冈广播电视台联合评选出2023年度黄冈十大新闻,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创造高质量发展新业绩,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献礼!
01
中共黄冈市委六届六次、七次全体会议举行,明确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黄冈现代化建设路径
中共黄冈市委六届六次全会
2023年9月3日,中国共产党黄冈市第六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黄冈市委、黄冈市人民政府关于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探索现代化建设路径的实施意见》,以习近平总书记“两个更好”重要要求为根本遵循,以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为重要载体和抓手,以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为主攻方向,对内整合、对外开放,转变发展理念,激活发展动能,走出一条以强县富民和乡村振兴为引领的黄冈现代化道路。12月28日,市委六届七次全会召开。安排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要求把握“五个统筹”、扎实抓好十个方面重点任务,实现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系统推进、重点突破。
02
全市GDP增速连续9个季度高于全省,2023年有望突破3000亿元
宏源药业成功上市
2023年市委市政府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措施,分行业制定11个方面政策,有效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经济承压前进。以“降成本、找市场”为主题深化“双千”行动,新增减税降费21.2亿元,兑现纾困资金13.9亿元,组织产销对接223场次。优化招商机制,签约项目个数增长21%,到位资金增长5%,成功引进6个百亿项目。开展项目攻坚,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391个。宏源药业成功上市。市场主体77.5万户、居全省第二,新增“四上”企业1219家、创历史新高。公路水路货物周转量、邮政快递业务量增速均居全省前列,批零住餐四大行业保持两位数增长,外贸进出口增长13.6%。前三季度,我市GDP增长6.5%,连续9个季度高于全省,预计全年GDP有望突破3000亿元。
03
扎实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持续举办高质量发展大讲堂
全市领导干部高质量发展大讲堂
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凝心聚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明显成效。狠抓理论学习,大兴调查研究,建立出去学、会场讲、现场看的学习机制,举办9期高质量发展大讲堂,召开6次现场推进会。建立市管干部工作实绩档案,突出攻坚克难、改革创新、雷厉风行三个导向,一人一档、一月一记,推动形成了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浓厚氛围。
04
系统实施强县工程,13项重点任务落地见效
武穴马口化工园
市委系统谋划强县工程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落地措施,明确13项重点任务,有力有效推进实施。在县城,积极推进城市产业“双集中”和就地城镇化。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增强产业配套功能、“四区联动”城市更新,实现集中集约发展。建设专业园区、出台专项政策、完善专项配套,推动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在县域,系统构建发展体系、服务体系和治理体系。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供应链思维重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围绕“一县一品”“一县一特”,做强做大十大农业产业链,构建“一县一个供应链”,重点打造24个地标产品品牌。坚持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推动共同缔造向纵深拓展,黄冈比较优势和发展内生动力正有效激活。
05
黄冈市区科技城、文旅城、空港城建设一体推进竞相发展
黄冈第二中学建设项目开工仪式
燕矶长江大桥、G347等硬联通项目加快建设,鄂黄第三过江通道列入规划。对接服务花湖机场货运枢纽,加快布局供应链功能。与省联投共建的智能科技产业园开园,与东湖高新区合作共建的“光谷第九园”二期项目加快建设。黄冈(光谷)离岸科创中心入驻企业36家。新导入产业同链项目79个,总投资100亿元的三利谱超宽幅偏光片项目开工建设。黄冈第二中学开建。东坡庙会贯穿全年,名列全国文旅总评榜,东坡外滩获评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
06
组建四大集团、四个乡村振兴投资平台公司,集成式、体系化推进改革创新
黄梅教联体
组建市教育集团、医疗集团、文旅集团、供销集团等国有平台,实现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全域推进教联体改革,全市组建167个融合教联体,实现公办初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大力推进医共体改革,着力解决市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加快构建城乡养老服务体系,市县两级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已全部建成。依托国有平台组建农村资产管理、特色农产品投资开发、农文旅投资开发、城乡供应链等4个平台公司,整合农村资源与市场对接,有效联农带农。推动要素保障领域改革,推进金融创新,风险补偿金“白名单”制度向涉农领域延伸,出台15项农村资源要素融资办法。
07
共同缔造向纵深拓展,一批民生工程提升百姓幸福感
罗田苍葭冲
巩固提升第一批试点成果,推动共同缔造由“房前屋后”,向美丽城乡建设、发展富民产业、提升城乡公共服务等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延伸拓展。在城市“三无”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中,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在农村有序扩大试点范围。改造老旧小区638个,适老化改造4840户,522个“三无”小区实现规范化物业管理;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学位5190个、义务教育学位7075个;建成54个乡镇养老综合体、3074个村(社区)照料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成为党员群众“生产离不开、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08
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探索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发展路径
牛车河水库
全市划定7个三级流域和27个四级流域治理单元,分层级确定正、负面清单和重点项目清单。启动实施流域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华阳河蓄滞洪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立河湖库联防联控机制。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抓好重点水域水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长江黄冈段干流水质稳定在Ⅱ类优质,白莲河、牛车河等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取得明显成效,全市797个美丽乡村建设提质。
09
着力打造“冈好办”品牌,持续推进营商环境革命
市域通办破解“多跑路”难题
出台以降成本为核心的优化营商环境九条措施、降低工业企业成本“10条”等政策,创新营商环境问题投诉处理机制。打造“来黄冈·好办事”的“冈好办”品牌,引领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全面推行“六改六办”,全市审批和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间、材料分别压减86%和36%,“一网通办”率达到95%。我市101个改革试点获省营商办批复并在全市全面推开,试点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10
系列重大活动在黄举办,黄冈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湖北省群众舞蹈展演活动
中国地方志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坛黄州东坡文化分论坛、第五届遥感应用大会暨黄冈市航空航天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湖北第30届李时珍中药材交易会、湖北省内河绿色智能船舶试点示范推进会、中国·麻城国际石材博览会、湖北省群众舞蹈展演活动、湖北龙舟公开赛、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黄冈半程马拉松等活动相继在我市举办。黄冈市六运会以580项赛事、1.1万人参赛,创下了项目设置最全、参赛人数最多、比赛周期最长等多项纪录。
来 源:黄冈日报社 黄冈广播电视台 通讯员 郭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