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设立新司局、跨境资金流动、信贷投放……这些金融热点央行有回应

2024-01-25 10:58  

降准、设立新司局、货币政策方向、跨境资金流动……在1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对近期的金融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一回应,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热点一

宣布降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

我国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平均水平为7.4%,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央行相比,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这是补充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的一个有效工具。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在利率方面,自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有助于推动信贷定价基准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

热点二

设立信贷市场司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

2024年中国人民银行将加大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继续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强工具创新。中国人民银行将设立信贷市场司,重点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工作。

热点三

盘活房企存量资产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

去年以来,金融机构在金融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着力支持房地产企业特别是头部房企的融资渠道稳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出台完善经营性物业贷款的有关政策,支持优质房企盘活存量资产,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改善流动性状况。

热点四

关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对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

2024年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的外溢性将朝着压力减小的方向发展,中美货币政策周期差处于收敛,这在客观上有利于增强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自主性,拓展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

中国的货币政策始终坚持以我为主,同时兼顾内外均衡。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仍然有足够的空间,中国人民银行将平衡好短期和长期、稳增长和防风险、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关系,强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为经济运行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热点五

关于跨境资金流动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说:

2023年全年经常账户顺差将达到2800亿美元左右,其中货物贸易顺差将超过6000亿美元,为历史次高值。去年9月以来外资连续四个月净增持境内债券已经累计超过640亿美元。2024年我国外部金融条件有望更趋缓和,国际投资将恢复活跃,外商投资有望企稳回升。

热点六

关于“通缩”问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说:

疫情之后,发达经济体的通胀水平快速超预期下跌,也对中国的价格水平带来影响。从国内来看,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物价水平低位运行。IMF等国际金融组织、多个市场上的金融机构预测,随着内需持续好转和外部价格形势变化,2024年中国的价格水平将温和回升。

热点七

关于2024年信贷投放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说:

考虑到银行谋求“开门红”,加之去年下半年各项政策持续显效,预计今年一季度仍然会保持较快的信贷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将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节奏,稳固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预计全年信贷投放节奏将会更加均衡。

来源:新华视点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401/dc2974f1ee750c3952d70bba341d644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