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2万亿”·城市引力提能级

2024-01-31 12:13  

2023年,是三年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之年,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内部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武汉面临的压力之大、挑战之巨可想而知。然而,武汉顶压前行,经济总量成功突破2万亿大关。新时代英雄之城,以独有的城市精神和不断提升的城市魅力吸引众多项目落地,广纳贤才留汉创业就业,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活力。今天的《解码“2万亿”》系列报道,来看第三集:城市引力提能级。

01

2023年3月17号,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聚焦武汉。在“樱你而来 未来可期”2023武汉全球招商暨一季度项目签约大会上,签约项目188个,签约金额4598亿元。

5月8号到9号,武汉“携手大湾区 共构新格局”招商引资暨武汉新城推介大会和“相约英雄城 聚力新动能”招商引资暨“专精特新”企业恳谈会分别在深圳、广州举办,签约项目103个,签约金额2838.51亿元。

此后,三季度、四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上,场场都有上百个项目落子武汉。

2023年,4场招商引资活动共计签约571个项目,总金额超过1.32万亿元。众多投资者持续加码,海内外企业“用脚投票”,彰显了扎根武汉、加快发展的强大信心。

瑞安集团主席 罗康瑞:我相信武汉将迎来新一轮的高质量高速发展。

创维集团创始人 黄宏生:我们相信创维集团在武汉一定会迈向百亿、甚至300亿的这样一个成长。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农业产业商会会长 广东恒兴集团董事长 陈丹:武汉地处中国经济的地理中心,这让我投资武汉的信心更加坚定。

02

信心比黄金更珍贵。能够让投资者信心十足的背后,是武汉蓬勃向上的活力和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

全球领先的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公司——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与在汉高校及科研院所成立研究院,开发了近40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方形、圆柱形电池产品。两年来,楚能江夏基地、孝感基地、宜昌基地相继建成投产,形成以武汉为核心、辐射城市圈的一体化新能源支撑体系。2023年,公司总产值达50亿元。

楚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黄锋:楚能将与江夏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动,促进江夏区新能源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共同打造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溅射靶材是电子及信息产业、液晶显示器、光学等行业必不可少的原材料。而这,正是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王牌产品”。在东西湖区柏泉街,武汉江丰电子与武汉京东方隔街相望,新型显示产业链正在这里成形。

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前工段工段长 刘胜秀:我们的产品主要服务于京东方、华星光电等面板企业。目前车间的产能是一个饱和状态,大家都在加班加点进行生产。

自2023年7月一期项目投产运行以来,武汉江丰电子产能持续攀升。项目达产后,具备月生产高纯金属平面靶1500枚、高纯金属管靶500枚、精密零部件3000件的生产能力。目前,二期项目也在加快建设,争取早日投产。

武汉江丰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周伟君:武汉的营商环境非常好。从我们来武汉开始,就得到了省市区街道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帮我们解决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使我们能够快速落地,顺利投产。现在指导我们企业上规申报,还帮助我们企业引进人才,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使我们安心扎根在武汉发展。

03

2023年以来,武汉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技术、企业等要素,作为武汉建设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支撑,正在不断形成集聚效应。

作为5G乃至未来6G等移动通信的基础硬件,射频滤波器是射频前端芯片中价值最高、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已被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前沿领域攻关项目。为打破国外滤波器企业的专利封锁,武汉大学教授孙成亮联合14名国际知名业内专家,在东湖高新区共同创立武汉敏声,投资30亿元建设高端射频滤波器研发生产基地,建立起从设计到制造链条完整的专利护城河。

武汉敏声董事长 孙成亮:武汉的产业政策其实是非常好的。我们有11位湖北省的百人计划专家,以及武汉市尤其是东湖高新的“3551”人才计划专家。而且,东湖高新说到做到,很多奖金都兑现了,这一点是我们非常感谢的。

和孙成亮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巨安储能创始人孟锦涛。手握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巨安储能用全铁液流储能系统解决了影响储能技术发展的安全及成本等关键问题。目前,公司100多名员工中,7成以上都是研发人员。 

巨安储能武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 孟锦涛:‍‍我觉得在武汉创业有一个非常好的优势,‍‍非常丰沛的人才资源,这也是得益于近几年武汉市政府大力推广的创新创业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大学生留汉创新创业。‍‍像我们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大学生是非常青睐的,尤其有一些优秀骨干也拿到了武汉市很多优秀的人才政策,比如说“3551”人才,‍‍比如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补贴,还有一些人才公寓等等,政府‍‍非常给力、支持。

04

权威机构调查显示,2023年,在中国城市繁荣活力排名中,武汉蝉联全国第一;全国创新型城市排名,武汉位列第六;自然指数科研城市排名,武汉进入全球前十;人口流入增长,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名列前茅……一组组数据,展现了武汉向“上”、向“新”、转型升级的不懈努力。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 邹薇:GDP首次突破2万亿,我觉得对于武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对于武汉市未来吸引人才、吸引资金、要素吸引、企业的投入和工程项目的进入,‍‍都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我想武汉市作为一个GDP2万亿的‍‍超大城市,在以后应该展现出更大的发展胸怀,也应该‍‍进一步地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未来产业领域加快布局,‍‍更好地吸引高端科技人才、资金、土地、数据、技术、信息‍‍等多种要素向武汉集聚。

‍‍

来源 | 武汉广播电视台出品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401/2247aa955222d2be42c418cdff93779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