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获悉:历经三年多的努力,湿地植物普查成果近日出炉,新增植物物种记录248种,总数达489种。
2020年,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委托湖北大学专家团队开展植物资源普查工作,通过科学设置样方样线,分批次于不同季节开展野外调查,本次调查共记录鉴定维管束植物114科320属489种。其中本地种372种,栽培种113种,入侵种4种,包括国家重点保护植物(Ⅱ级)2种:杜仲、野大豆。相比2013年湿地公园成立之初,新增植物物种记录248种。湿地公园内植被整体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5个植被型和23个群系。除植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及观赏价值外,绝大部分种类还具有一定的药用、食用、工业原料等价值。
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地处襄阳市汉江中游城区段,其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质地貌,塑造了湿地公园绚丽多彩的植物世界,也为学术界提供了大量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物种。湿地公园成立以来,经过十年的湿地修复、生态管护,湿地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公园内植物多样性显著增加。本次植物普查共拍摄植物图片5000余张、制作植物标本600余份,归纳整理了大量文献资料,编写了植物调查报告及《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维管束植物名录》。在此基础上经专家团队多次研讨、论证和修订,编撰印制了《湖北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植物图鉴》。
此次植物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不仅全面摸清了襄阳汉江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资源底数,也为开展植物科普教育、增强群众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合理利用湿地植物资源及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记者:刘燕 通讯员:褚一凡 朱艺薇
责编:刘燕 审核:杜红丽 终审:周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