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英雄胡忠兴荣誉物品捐赠仪式在红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举行。
(湖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二级巡视员王中秋,红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县公安局局长董炜参加捐赠仪式。)
在捐赠仪式上,胡忠兴子女胡英明等亲属,将胡忠兴留下的3张部队的立功证书和9枚功勋荣誉章,捐赠给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作为该厅荆楚老兵荣誉馆的展品。
胡忠兴长子胡英明表示:“现在响应国家、政府的号召,我们觉得它是一个很完整的红色教材,应该义不容辞地捐给国家有关部门进行展出,除了对我们家人是一个很好的家风传承以外,能够做一种正能量在社会上进行传播,影响更多的人。”
这3张立功证书和9枚功勋荣誉章背后
是胡忠兴老英雄
在战争时期身披戎装、英勇作战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居功自傲
在平凡岗位上建设家乡的一生
跟着小红
一起走进老英雄——胡忠兴
英勇作战的战斗英雄
胡忠兴,部队曾用名胡双全,1929年12月6日生于红安县永佳河镇田铺塆村胡太塆,逝于1995年2月7日,终年66岁。
1949年8月18日,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11月在解放大西南的战斗中入党。1949年至1954年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剿匪战斗中,英勇作战,不怕牺牲,1950年至1951年连续三次被西南军区十四军李成芳军长签发的大功、特功“大功臣”奖励3份,1949年至1952年,分别荣获西南军区贺龙司令员邓小平政委授予的“解放西南胜利纪念章”、“西南军区纪念章”各一枚,1954年2月17日荣获“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纪念章”。
主动到艰苦一线的“老黄牛”
1955年,胡忠兴从云南部队复员回乡后,从此使用胡忠兴这个名字。他担任所在的原建新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财经主任,他带领村民积极完成农村合作社的改造,因成绩突出,1956年被提拔任命为永河公社党委副书记,直到1965年。在此期间,一年三百多天在所驻点的村组与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村民兴修水利和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披星戴月,带头实干,长期工作战斗在一线,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胡忠兴在担任永河公社党委副书记十年间,始终工作在一线,吃住在农户,吃苦在前,从没想到休息和享受,时刻把社员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在自己工资收入不高、且家中有年迈的母亲、体弱多病的妻子和嗷嗷待哺的多子女情况下,经常拿出部分工资接济身边的困难户。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有些群众冬天无棉衣穿。胡忠兴先后两次在所住的筛子口塆和周祖塆,把自己身上穿的仅有的一件棉袄脱下,送给没有棉衣穿的困难老人,自己穿着单衣挨冻。胡忠兴回家时妻子问他:“你又没有多的棉衣,给他人穿,你傻不?自己怎么过冬?”,胡忠兴笑着回答:“我还年轻,身体抵得住,没事”。
1966年,胡忠兴被选调至县商业食品部门任基层负责人,他二话不说,服从组织安排,并主动要求到离家五十余公里的七里山区工作,当时七里山区交通十分不便利,都是步行,冬天还要过冷水河,后来才能骑上自行车,并在此工作到退休。1969年,胡忠兴家里已有三子一女,农村老家因老旧需扩建,直至新房建成,他也因工作忙,脱不开身未回家看过。
上个世纪70年代,国家兴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党政机关每年都要从部门抽调人员到农村住队。当时农村条件艰苦,他却主动要求到农村去,他说“我是党员,又是原党政干部,农村工作熟悉些”,由于他主动要求,有一半的时间在农村住队,并带领一个工作组,负责一个大队,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胡忠兴在工作几十年间,顾全大局、迎难而上、工作突出。1956年,胡忠兴荣获“湖北省农业劳动模范”奖章;1958年,出席“湖北省烈军属退伍军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并获得纪念奖章;1959年出席“湖北省烈军属退伍军人积极分子拥军优属模范”大会获表彰,1960年出席“湖北省首届民兵代表大会”并获表彰。1959年10月,胡忠兴荣获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纪念章,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建国十周年国庆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由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人董必武亲自颁发纪念章;1958年至1961年期间,又分别荣获“红安县工农业劳动模范”和“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奖章。
深藏功与名不邀功、不谋利
在地方工作几十年,他从未向人讲述自己曾经的战斗经历,更没宣扬所获得的荣誉和勋章,与他共事多年的同事和他们子女们都不知道他的这些经历。
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落实老干部政策,他本可以凭此荣誉证书和勋章找组织申请由退休转离休,提高个人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他从未向各级组织提出申请要求。1985年,胡忠兴的女子回老家,在帮忙整理父亲的衣物时,才偶然发现这些荣誉证书和勋章。当时他的子女和同事,都劝说他带着立功证书和勋章去找组织和领导落实退改离休待遇,他一次次笑着谢绝了。
胡忠兴的答是:“从参加革命那天起,就是为了吃饱饭,入党宣誓时,就想到听党的话,不要计较个人利益的多少。相比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友,我人活着、有饭吃,还有子孙,我才不为个人的事为组织和国家添麻烦。”
胡忠兴的一生,为人低调,从不居功自傲。他的长子胡英明说,“老爸是一个典型红安老区‘一要三不要’精神的人,要革命,永远听党的话,忠于党;在战争年代战场上不要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繁忙的工作中不要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不要名利得失。”
胡忠兴育有三子一女,除长子胡英明自身勤奋努力在商业系统工作外,其余子女均在老家农村自食其力。
老英雄胡忠兴的一生
是“一要三不要、一图两不图”精神的
具体体现和生动诠释
向老英雄胡忠兴致敬!
来源:最红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