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上的黄冈粮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重大事件
刘邓大军借粮证
刘邓大军筹粮留下的“借粮证”,即当年“晋冀鲁豫驻地行政委员会”的“收据”,证据号码为61130。证上写道:“今借到,潜山县左家大屋聂见田,稻子壹仟零玖拾伍斤,经手人宋兴岐”,日期为“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十月二十五日”。
“借粮证”
1947年9月16日,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翼鲁豫野战军主力,千里跃进大别山,一口气打到梅城(潜山县城关)。10月27日,刘邓大军结束了高山铺战斗后,直开赴鄂皖边的太湖县刘家畈,在那里召开了三纵旅以上,地方工委书记以上干部会议[简称高干会议,当时刘邓都参加了会议]。可以断定,此借粮证就是刘邓陈锡联部下办理的。此借粮证的主人聂见田家住潜山县罗汉乡左家大屋,他看到解放军战士忍饥挨饿,便主动将家中仅有的粮种1095斤,全部借给了部队,解决了官兵吃饭的大问题。
黄安县开展拦米截粮斗争
1925年,黄安(今红安)大旱,农业歉收,农民处于饥饿之中,而地主却与商人勾结,囤积居奇,将大批粮食运外销售,以牟取暴利。黄安党的工作组决定从反粮食外运着手开展斗争。在党的领导下,发动组织群众截拦粮食,经过各方面的协同斗争,七里坪的粮食一粒也没有运走。由此农民更加相信共产党,都积极行动起来参加农村革命活动。
全省第一个农民运动
组织黄梅蒋家咀农民研究会
1924年10月,黄梅县农民运动第一个组织——蒋家咀农民研究会成立。
1925年3月5日农民研究会改名农民进德会,并于9月正式建立,拥有会员600余人。1926年7月,在此基础上成立黄梅县农民协会,使农民运动在全县迅猛开展,几个月会员便发展到十万之众,促使黄梅县成为鄂赣皖边革命的中心。蒋家咀农民研究会的创立,为我省农民运动由松散性转为有组织领导探索了道路,也为全国农民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示范。
黄冈县农民协会
信用合作社的成立
1927年2月,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社在团风镇成立并开展服务贫雇农的金融业务活动。
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流通券壹串
它是代表广大农民利益的金融机构,由农民协会管理现金、监督使用,并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货币。“黄州设立总社,以便县农协就近指挥、监督,团风、新洲、阳逻、仓埠、但店、上巴河等处设立分社,以便农民支取”。
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流通券壹串
为了有效进行经济斗争,占领货币阵地,便利农民借贷、买卖交易,黄冈县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一诞生,即发行了“农民协会信用合作社流通券”,通过发行货币来掌握当地金融市场,摆脱高利贷盘剥,保护农民权益。
来源:市委宣传部策划,市史志研究中心、黄冈日报社、黄冈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