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绪乐)自2023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8部委将团风县列入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来,团风县积极实施农业资源保护利用工程、农业产地环境保护工程、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程、绿色农产品供给工程、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建设工程五大工程,总投资19.22亿元,投资建设18类项目,全力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团风县严格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划定永久基本农田32.32万亩,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4.10万亩。积极落实长江“十年禁渔”行动,长江团风段实现“四清四无”,“团风长江渔文化保护与传承”荣获农业农村部长江水生生物保护修复优秀案例;常态化落实“河湖库长制”,县管水库水质达标率100%,水环境质量年度考核居全市第二位。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江河防洪、城乡供水、农田灌溉体系,2023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团风县多措并举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大力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和绿肥种植技术,2023年团风县化肥施用强度为17.76公斤/亩。积极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2023年农膜回收率达到98.23%,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13%,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9.10%。因地制宜推进水污染综合治理,实现水产养殖尾水净化和地表径流污水净化,有效保障水质安全。
健全绿色低碳农业产业链。团风县以优质稻、优质菜、优质猪、优质茶和优质渔五大农业产业链为重点,全力打造种植(养殖)、销售、加工、冷链、物流于一体的绿色低碳全产业链,推进农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全县农作物播种总面积26.44万亩,有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面积达13.26万亩;稻鱼虾综合种养面积3.8万亩,13个鱼品种通过农业农村部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全县“二品一标”总数达56个,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达99.8%,获评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做深做实生态治理。团风县深入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治理酸化耕地取得良好成效,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深化重点流域污染防治,投资2.1亿元实施长江岸线生态修复项目;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1.36亿元,地方配套资金近1亿元,完成对长河流域青草湖、詹家湖和杨叉湖周边面源污染治理;2021年牛车河乡村振兴示范区作为财政部、国家乡村振兴局首批启动的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欠发达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竞争性项目,在全国评估验收中获得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