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湖北新闻8月2日电 (胡剑芳 熊虎)要想富,先修路。咸宁市咸安区横沟镇孙田村,两条产业路修到村门口,助力果农、茶农增收致富。
8月1日,在孙田村25组沃佳农业基地,不少市民慕名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你们来晚了,桃子昨天已摘完了。”看到我们来访,晒得一脸黝黑满头大汗的胡亚辉高兴地说,现在路修好了,进出方便了,采摘的人多了,10万斤黄桃开园,7天不到一周内游客就摘完了。
今年6月底,在横沟桥镇政府支持下,拓宽了从孙田村柴冲熊到果园的2公里草多路窄路段,还硬化了500米的果园采摘路段。游客多的另一原因是果子品相和口感好。
胡亚辉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种了300多亩果园,有早桃,黄桃,果冻橙,梨子,无花果等多个品种。他利用所学用简易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电脑控制自动施肥,浇水,降温,通过传感器测土壤EC值,PH值传到手机或电脑上,通过数据分析制定相应施水肥整改方案,让水果在一个适合的环境生长。
同样,一条茶产业路的故事在孙田村26组上演。在高新区钟台大道与光谷大道交会处往上走,一条刚硬化好的2公里水泥路直通孙田村26组咸安区将军山茶叶基地。
沿路两侧,在绿波起伏的茶行间,基地负责人60多岁的余建国正在清除杂草,阳光透过树梢倾泻在绿色茶园里,恰如一幅动人的油画。
“我这200亩茶园,今年2月通水,5月通电,6月通路,镇政府和村委会真是帮了大忙,明年就可以在山上新车间制茶了。”余建国指着新建一幢生产车间笑道,这不仅减少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茶叶质量。
此前,进将军山茶园是条泥巴路且水电不通,每年吸引附近200余村民采鲜叶,采完得转运到贺胜去制茶,时间长容易烧叶且增加运输成本。
孙田村党总支书记李明长说,在区交通运输局的支持下,该村投入70万元修路;又请来镇供电所帮忙拉通了电;请镇政府协调,投入3万元进行了水改,水电路的拉通,为将军山茶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如今设施条件好了,明年将在茶园开通研学旅行项目,把这里打造成江南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品茶、制茶、赏茶胜地。”余建国满怀期待。
产业路通了,种植户笑了。两条产业路,正带着孙田村乡村产业振兴向高质量发展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