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黎巴嫩小哥李龙,来到了湖北黄州。
当地有人问他,“你来这里干嘛?”他说,“我来拍苏轼的纪录片。”——“苏轼是谁?”“苏东坡。”——“苏轼我不知道,但是苏东坡,我知道!”
没错,李龙要拍苏轼的纪录片,但确切地说,他要通过体验苏轼在黄州做过的菜、写过的诗、去过的地方,来破解一个谜团——
为什么一千年过去了,苏东坡这个名字仍在中国家喻户晓,连法国《世纪报》在2000年评选“千年英雄”人物时,也是用的“苏东坡”?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李龙来到了黄州,这是苏轼第一次被贬谪的地方,也是苏轼成为“苏东坡”的地方。
在进入正片前,我们先来说说苏轼是谁?
苏轼,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他在二十岁出头便进京赶考,以“大宋开国以来百年第一”的成绩一考成名。当时,上至皇帝、太后, 下至老百姓都喜欢读他的诗词。
他的诗词流传千年,直到今天,在中秋节,也许还有人会唱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些句子表达了一个凡人最真实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状态。团圆,这一愿望穿越了千年仍然是如今人们心中最美好的愿景。可见,好的作品,是离不开生活的。苏轼,做到了。
苏轼一生担任过八任地方长官, 做过吏部尚书、礼部尚书、兵部尚书, 还有皇帝秘书, 就差做宰相了。他除了是个学霸,能写能画外,还是一个美食家、政治家、生活的艺术家。据说,在中国的美食史上,有60多道菜都和苏轼相关。林语堂曾说, “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
但是,苏轼的一生经历过三次大的贬谪,而且被贬的地方一次比一次偏远。第一次贬谪就是贬到了李龙今天所在的黄州,第二次是广东惠州,第三次是海南儋州。他是中国历史上被贬时间最长、被贬路程最远的诗人。他一路被贬,一路作诗,一路在食物中找到慰藉。可能生活真的太苦了,那些好吃的、好看的、美好的事物,还能让他意识到活着还是“有滋有味”的。
苏轼到了黄州后,就写了一首《猪肉颂》,介绍了猪肉的做法: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要知道,在当时那个以羊肉为贵的年代,猪肉是不被待见的,当时的人们也不太会做猪肉。苏轼实在是没有可解馋的,所以呢,便绞尽脑汁研究猪肉怎么做才好吃。
东坡肉是李龙要尝试做的第一道菜。要知道,李龙是个素食主义者,平时荤腥不碰,不知道他吃了东坡肉会作何感想?
李龙说啊,“东坡肉,软软的。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有点可怕,但是它肥而不腻。”
看来,能让这位一贯吃素的外国朋友为之破戒,这东坡肉也是名不虚传。
做完东坡肉,李龙又来到了定慧院,这里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第一个暂居的地方。也是在这里,苏轼写下了一首经典之作《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也是他唯一一首描写“恨”的诗词。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此时,苏轼的心里充满了恨,可是没有人知道,没有人懂他。但是,他选择了“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我”一贯的见解绝不会改变,如果政见不被采纳,“我”宁愿到沙洲里去忍受寒冷。因为独立的思想和见解,远比生命更重要。
苏轼直到晚年,还在词中自述“新恩犹可觊,旧学终难改”,意思是,要保持所学的独立性,不随时势而改。只有超越,绝无屈服,这就是苏轼一生的气节和人生态度的自白。
在定慧院中,李龙了解到苏轼一生深受儒释道三种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文人士大夫精神、道家道法自然、以及佛家“非有烦恼、非离烦恼”的超然物外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苏轼的人生观、哲学观以及诗文风格,它们或慰藉或鼓励地,帮助他从苦难中走出来。
之后,苏轼在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一块50亩的坡地,开始躬耕。
“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贫家百物初何有。”
这首《又一首答二犹子与王郎见和》便提到,世界上的一切财富都是劳动创造出来的。正是这个时候,苏轼自号东坡,过起了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般的归隐生活。
就在体验躬耕“东坡”的当天早上,李龙住的酒店突然停水了。如果换成是在北京,李龙说,他一定会发火,因为停水了,他要怎么洗脸?怎么拍摄?但是这个时候,他想到了苏东坡,他说——
“我当时想,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苏东坡身上,他会怎么做?我想他一定会接受。因为就是水,这样的小事而已。”
听到这番话,一旁的专家给李龙讲了“定风波”的故事。苏轼和朋友外出游玩,回家的路上下了雨,但是在苏东坡看来,却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诗在描写一天天气的变化,也描写了苏轼从“卜算子”到“定风波”心境的转变。
在这个时候,天空很巧的,也下起了雨,但是并没有打断李龙的兴致和思考,他接着说道——
“我认为,和许多人相比,包括我自己,苏轼与众不同的一点是,他会一直思考周围正在发生的事并反躬自省,从而找到应对之策。人生不必乐观或悲观,而是摆脱了情绪的达观,用客观的视角看到「存在即合理」。”
体验完躬耕,感受了“定风波”,李龙来到了赤壁,也体验起了泛舟夜游。虽然,此时泛舟的人从当年的苏轼变成了如今的李龙,但今时月也曾映照着古人,黄州也还是那个黄州。只要泛舟的人想起苏东坡,那就像苏东坡还活在这个世上,如果没有人想起他,便是真的逝者如斯了。
在小舟上,李龙被问及,苏东坡是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在大多数中国老百姓的心中,苏东坡是一个伟大的英雄式的人物,但是在这位外国小哥眼中,苏东坡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更是一个完整的人。人生的苦难迫使苏轼反复思考作为“人”的意义,最终形成了苏轼出为“臣”,处为“人”,并最终归结到“人”的过程。
但是他应对苦难的方式,值得现代人深思——
“我不认为苏轼是一个完美的人,但他是否完美并不重要。因为不完美、不如意是人生的本质,就像我们今天讨论的月亮,不管是满月如盘、新月如钩,还是半月如弓,它所有变化的状态,即使是残缺的状态,在我看来,残缺也是一种美...很多人遭遇苦难时,会太关注苦难本身,而不是内省去应对无常。如果对现状不满,就改变它;如果无法改变现状,就改变自己,这才是苏东坡行为方式的完美之处。当然这是一种不完美的完美,而我们依然对他崇拜有加。”
这一夜,李龙在小舟上随着江水荡漾许久,“不知东方之既白”......
来源:CGT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