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能新
悠悠巴河,紧邻古城黄州。
就像一对父子,流着相同的血液。千百年来,两地的文化传承,似乎有着彼此深深的烙印。巴河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为黄州的文人墨客提供了无尽的创作灵感。许多诗词歌赋中,都能寻到巴河的影子,成为黄州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不仅是文化,连饮食都密不可分。民谚曰:“黄州豆腐、巴河藕,武昌鳊鱼、鄂城酒。”
“巴河藕”就这样脱颖而出,成为华夏大地上一张靓丽的名片。
应友人胡泊先生之邀,赴巴河参加欧元友新书《“藕”然遇见》发布会,到了现场,与一干从事藕文化研究的地方专家攀谈,方知真正的“巴河藕”,来自巴河的芝麻湖。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沧桑岁月的漫漫变迁。而芝麻湖中独特的九孔藕,便是大自然赋予这片土地最珍贵的礼物。
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大有讲究。九孔藕,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卓越的品质,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与普通的藕相比,它的孔数更多,且分布均匀,犹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其藕节粗壮,藕身洁白如玉,质地细腻,口感清脆甘甜。轻轻咬上一口,那鲜嫩的汁液在口中四溢,仿佛是大自然在舌尖上弹奏的一曲美妙乐章。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笔下的莲花,高洁而清雅。而这九孔藕,又何尝不是在淤泥中坚守着自己的纯净与美好呢?它在黑暗的湖底默默生长,吸收着天地的精华,却不被外界的污浊所侵蚀。当它被采挖而出,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那份纯净与无瑕,让人不禁为之赞叹。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藕情有独钟。白居易曾写道:“冷碧新秋水,残红半破莲。从来寥落意,不似此池边。”在他的诗中,藕与秋意相融,带着淡淡的忧伤。而李清照的“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则将藕与相思之情紧密相连,让人感受到那份细腻而深沉的情感。
巴河芝麻湖的九孔藕,不仅是诗人笔下的灵感源泉,更是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苏东坡曾赋诗赞曰:“巴河有藕天下奇,洁身方正举世稀;体长三尺无瑕疵,心多一窍有灵犀……”著名爱国诗人闻一多对家乡的这份珍馐也是赞美有加:“心较比干多一窍,貌若西子胜三分。”当地儿歌唱道:“巴河藕,孔窍多。炒着吃,甜嗦嗦;炖着吃,粉坨坨;做成藕丸子,盲人闻到摸过河。”由此可见,巴河藕广受欢迎那真不是空穴来风。
“神品有花难移种,灵根独恋故乡泥;七百年间为贡品,佳藕天成列御席。”东坡先生都知道,巴河藕是不能移植的,离开了巴河,它就会变种,生锈长毛变味,完全没有了巴河藕的贵气。正因为如此,它才鹤立鸡群,脱“藕”而出,成为独世珍品。
巴河藕浑身是宝。莲花高洁,既可观赏,亦可制作护肤佳品;莲叶可为茶,饮之,消炎去燥,清心明目;莲子莲藕更是上等佳品,是绝佳的煨汤滋补食材;就连那小小的莲根(藕带)都成为餐桌上广受欢迎的佳肴。巴河藕,不仅深受民间百姓喜爱,还是达官显贵所追捧的珍馐,封建时代长期成为宫廷贡品,为皇家所独享。
如今,巴河人民可以享受一下这道美味了。在巴河的农家小院里,每逢佳节,或是有贵客临门,主妇们总会精心烹制一桌以九孔藕为主要食材的美食。那香气扑鼻的藕汤,浓郁醇厚,让人回味无穷。将藕切成薄片,与辣椒、蒜末一同爆炒,便是一道香辣可口的下饭菜。而将藕磨成粉,制成藕粉,冲调后口感爽滑,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宜的滋补佳品。
巴河藕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雅士,著名爱国诗人、学者闻一多;清代状元陈沆,以及两院院士汤珮松、闻玉梅、闻立时、王秋良、南策文、张勇慧,以及一大批作家、诗人等等,或许,正是那“灵通九窍绝凡尘”的巴河藕,赋予了他们成为栋梁之材的丰厚滋养?
看巴河人采藕,便是一生动妙曼的秋收图。清晨,当湖面还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宛如仙境一般,男男女女的采藕人便穿着特制的防水服,一步一步走进湖中。只见他们探水、弯腰,顺着那些尚未凋谢的莲秆熟练地摸下去,不一会儿,一根粗壮的九孔藕便被拔出水面,然后,小心翼翼放入拖行的木船或木桶之中,那一收一放一张一弛的动作,颇有节律样的仪式感。岸边,围观的小孩子们便欢呼雀跃起来,那一刻,他们心中或许充满了对大自然新奇的敬畏和对收获的无限喜悦吧。
被这样的场景所感染,我不禁诗兴大发,当即打油一首:“巴河藕誉满神州,芝麻湖边脉独留。九孔玲珑藏玉质,一湖潋滟映娇羞。冰肌雪骨香满口,脆嫩清甜意难收。美味珍馐传四海,佳名千载韵长流。”
巴河芝麻湖九孔藕早已声名远扬。过去,是皇家贡品,而今,成为了国家地标优品。有人为之赋诗曰:“苏轼遗篇添色彩,此名中外蜚声传。”
巴河藕,不仅是岁月沉淀的结晶,是巴河人民的骄傲,更是中华美食文化的一道靓丽风景。或许,因为它的不可复制,所以尤其珍贵。当人们还在为这个工作、生活都进入快节奏的时代所累所困的时候,何不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去品味一下那来自巴河带着泥土芬芳的珍馐,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好好地、仔细地品味一下巴河藕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