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英山县南河镇界牌石村复耕后的高山梯田层层叠叠,美不胜收。该村对撂荒梯田进行综合整治,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高山泉水稻,坚持传统耕种方式,选用优质稻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利用天然山泉水自然灌溉,既发展乡村旅游,又增加农民收入。 本报记者 孙志鹏 通讯员 陈云峰 摄
5月20日,英山县南河镇界牌石村复耕后的高山梯田层层叠叠,美不胜收。该村对撂荒梯田进行综合整治,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种植高山泉水稻,坚持传统耕种方式,选用优质稻种,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利用天然山泉水自然灌溉,既发展乡村旅游,又增加农民收入。 本报记者 孙志鹏 通讯员 陈云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