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 “一张网”抓治理 全领域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2024-12-02 15:54  

记者 李娇 通讯员 郭斯

在全省率先出台系列标准化政策性文件,全域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体系建设。2023年度全市有各类标准7179项,全市累计创建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20个,省级试点(示范)项目16个。

深入推进质量品牌战略,品牌建设服务发展势头强劲。全市拥有地理标志92件,其中,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7件,数量居全国市州第一位。全市15家企业产品荣获首批“湖北精品”称号,认定产品数量居全省第二。

10月31日下午,我市召开质量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通报的一组组数据,拓印着我市质量工作总体水平不断提升的坚实脚印。

质量提升工作有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成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4家相关单位给予了回应。

建设老百姓满意的“好房子”,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10月1日,“今点黄州”公众号发布的一则《黄州区白潭湖“好房子”需求征集通告》,引发群众热烈反响,不少群众致电咨询项目情况。

我市如何推进“好房子”项目,提升住宅工程品质?针对这一热点问题,市自然资源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彭文胜表示将从四个方面发力建设“好房子”:

标准引路。运用国家、省“好房子”的标准体系,提高工程设计、材料、建造、设备以及无障碍、适老化、智能化等标准;

设计优化。引导广大设计师精心设计“好房子”,让每一平方米都能够物尽其用、物有所值;

试点推进。积极推进高品质住宅建设试点,在计容方式、套内建筑面积比例限制等方面优化支持政策,加强高品质住宅项目规划、设计、建设、验收、交付、运维服务的全周期管理,强化科技赋能,推行智能建造等新型的建造方式,要像造好汽车一样造出“好房子”;

环保用材。大力发展绿色建材,推广新材料在“好房子”建设过程中的应用,不断提升建筑材料的保温、隔热、防水、环保等性能,促进我市建筑工程质量跃上新台阶。

彭文胜表示会以建设老百姓满意的“好房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建筑质量管理标准化,深入实施住宅工程质量常见问题治理,确保全市工程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据了解,2023年,全市竣工验收单位工程691个,竣工验收合格率100%,施工现场“两书两牌”落实率100%,住宅工程“一证两书”制度执行率100%。2023年全市荣获湖北省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项目23个、荣获黄冈市建设优质工程“大别山杯”项目36个。

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教育质量加速扩优提质

建设质量强市,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有力抓手。

黄冈是农业大市,农村学生较多,如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洪程表示,为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且有质量的教育,市教育局一直致力推动义务教育扩优提质,进一步缩小城乡、区域、校际之间的差距。

做实教联体改革下半篇文章,进一步整合城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与互补。2023年,全市组建167个教联体,实现公办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全覆盖,融合型教联体建设“黄冈经验”在全国交流和推广。组建6所高中联校,发挥优质高中辐射带动效能,提升县域普通高中办学水平。

强化投入保障,改善办学条件。全市争取上级校舍维修资金1.5亿元,用于115所学校维修改造;争取义务教育能力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补助资金2.9亿元,用于45所学校改扩建、24所学校运动场改造、274所学校设施设备更新;争取薄弱高中改造资金1.25亿元,用于19所普通高中维修改造。新建(扩建)公办园23所,新增公办学位5190个。

坚持强基赋能,优化师资队伍。2023年,全市新补充教师2378人,争取国培、省培项目资金1473万元,培训教师、校(园)长3616人次。全市2人入选“荆楚好老师”,4人被评为“楚天名师”,4名校长、3名教师和7名优秀青年教师入选湖北省“荆楚名师名家培养工程”。

洪程介绍,2023年我市高考再创佳绩,全市一本过线8789人,全省占比11.5%;本科过线20585人,全省占比11.54%;600分以上人数2489人,全省占比11.6%。中等职业学校16614人参加普通高考、技能高考,15137人升学,比例达91.1%。

守护好碧水蓝天净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向好

2023年,我市持续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长江生态环境修复。扎实推进流域综合治理。印发《三年行动计划》,启动白莲河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强力推动库区石材产业环保问题专项整治,大力发展文旅和康养产业,取得阶段性成效。创新落实河湖长制度,部署开展“幸福河湖共同缔造行动”,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和500万元资金奖励。

发布会上,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中元介绍了我市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以高水平保护助力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效。

周中元介绍,2023年,我市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9%,县级以上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继续保持为100%。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累计均值下降幅度均居全省第一。土壤环境质量不断提高。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为100%。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年度考核目标任务的116%。城市声环境质量有效控制,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好”。

近年来,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为全市上下协同推进质量强市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品牌建设工作,发改、教育、住建、科技、农业农村等部门结合自身职责开展行业领域质量提升行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

质量大潮,风起云涌;强市大业,鼓帆踏浪。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余水兵表示将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坚持全领域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全链条推动质量变革创新、全要素保障公共服务质量、全过程铸牢质量品牌标杆、全方位推进质量文化建设,扩大质量惠企利民成效,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黄冈篇章提供有力支撑。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cn/a/10210/202412/695e780e4456cfc1c3b8e915b594a33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