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鲁娜 通讯员 赵梅春
一座古墓,一段悠久历史。
6月4日,走进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你会看到这显眼的五个大字,配着车马房屋形状的浮雕,两侧挺立的门柱,被尘封的历史仿佛从里面跳跃而来,让人禁不住一探究竟。
古墓的发掘和保护经历了什么?
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位于中环路,占地面积2890平方米,高22米,总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是一座具有汉代文化的符号及元素的仿古风格建筑。
但从古墓的发掘到博物馆的建成,这个时间并不短。
1980年,对面墩汉墓在文物普查时调查发现。1997年9月,黄州区人民政府将对面墩汉墓所在地的龙王山古墓群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将龙王山村辖区划定为保护范围。
2001年2月,黄冈市人民政府将龙王山古墓群公布为黄冈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划定了8万平方米的保护范围。
2002年至2003年1月,为配合中环路北线东段工程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黄冈市博物馆、黄州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发掘队,对对面墩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距今约2000年前东汉时期的土矿砖室墓三座。
此后经年,对面墩汉墓的挖掘和保护工作在一步步推进。
邀请武汉大学、湖北省文物局、湖北省博物馆考古专家亲临对面墩考古现场;根据省委主要领导批示,黄冈市政府拨专款在对面墩墓地原址建造保护用房,并责成市规划、城建部门调整中环路建设规划;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完成《湖北省黄冈市对面墩一号汉墓原地化学加固保护方案》;市政府专题研究对面墩汉墓保护工作,形成具体文件;举行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建设专家座谈会;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奠基开工……
2020年12月29日,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从此,市民闲暇时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作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区历史文化遗址景观展示项目,将为打造青云塔、东坡赤壁、李四光纪念馆等以中环路为主线的文化景区和黄冈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博物馆可以看什么?
每周二至周日9点至17点,对面墩汉墓遗址博物馆里总有前来参观的市民朋友。
整个博物馆分为三层,其中一层为对面墩汉墓遗址和出土文物展示;二层为汉代黄冈历史重镇邾城历史沿革和出土文物展示;三层常设可承办多主题多形式的专题展厅。
转过一层大厅,左侧的“时空隧道”里陈列着汉墓出土的文物——三翼龙座九连铜灯。灯光的照耀下可以清楚地看到文物上的历史痕迹。隧道四周均为汉文化墓室色彩的青砖,还规律分布刻有几何纹、五铢钱纹、人面纹、菱形纹、乳钉纹、网纹等极富神秘色彩和艺术图案的画像砖。
走过隧道,被玻璃围挡的汉墓映入眼帘。
经过考古发掘发现,对面墩墓地三座墓葬都是砖室墓。M1墓为带双耳室的前、后双室墓,规模较大,墓室结构基本完整;M2墓为带侧室和排水沟的横前堂双后室墓;M3墓为带耳室的单室墓。其中M1的形制、规模在同时期的墓葬中,非常少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充分体现了东汉时期高超的建造艺术水平。
墓室通长11.9米,宽10.08米,两个攒尖顶高达4.61米,占地面积126平方米,墓室砖室平地起建,平面整体呈十字形,主体结构采用了“前堂后室”式建筑布局。
墓用青砖是对面墩汉墓的建筑特色之一,青砖有长条形、楔形、梯形三种。长条形砖用于砌壁、封门和铺地,楔形砖用于券顶,梯形砖用于前后室的攒尖顶。
行走间,墓室结构形制、建筑材料、墓葬形制等等,图文并茂的解说让市民目不暇接。
对面墩三座汉墓虽曾多次遭受盗掘,但仍然出土了金、铜、玉、陶瓷等各类珍贵文物161件(套)。
战国环纽兽形足铜敦、战国鎏银云雷纹铜、战国鸟架鼓、东汉陶楼……
每一件摆放在橱窗内的文物,都在向人们展示着属于那个时代的符号。
目前,我市境内已考古发掘两汉墓葬204座,分别位于黄州、麻城和蕲春,其中蕲春考古发掘两汉墓葬最多,有184座。
在二层邾城寻踪展厅,详细介绍邾城的历史,还设置有汉代纹饰智能拼图软件、虚拟换衣软件和互动答题游戏。市民可以现场体验穿戴不同类型的汉服,了解汉代纹饰和有关知识。
…………
边走边看,在历史的时空中穿越,感受到源远流长的千年黄州文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