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杰
20世纪50年代,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主要是由安徽学者提出来的。当时,老一辈的黄梅戏研究者王兆乾、陆洪非、时白林等先后到黄梅等地深入调查研究,纷纷提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他们的研究结论得到了《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现代汉语词典》等诸多权威工具书和国家统编音乐教材的采信,成为国家定论。同一时期,湖北黄梅的本土学者桂遇秋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1934年11月10日,桂遇秋出生于黄梅县杉木乡桂畈村一个农民家庭。16岁时参加工作,1959年春在黄梅县黄梅戏剧团担任党支部书记。在任上,他记录、抢救了几百年来黄梅戏艺人口传心授的“36大本,72小出”传统剧目,为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定型提供了详实的资料。1990年至1999年,他用480余万字的成果,结集为《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分15集陆续刊印。
1981年至1989年,桂遇秋经过8个寒暑,8易其稿,完成了国家民委、原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下达的国家“六五”跨“七五”艺术科研重点项目——《黄梅采茶戏志》编撰任务。这本25万字的专著对黄梅戏传统剧目在湖北省的起源、形成、流播的源流沿革、亲缘关系、表演艺术、音乐舞美、班社概况、名人传记、轶闻传说、民间风俗等方面进行翔实记述。1991年11月,经原国家文化部终审,《黄梅采茶戏志》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发行。1991年,中国黄梅戏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对他50年如一日、执着研究黄梅戏给予充分评价,称之“为实现黄梅戏新的腾跃,准备了动力资源。”
桂遇秋痴迷于黄梅戏史实的研究,成为湖北坚定源头自信的主要依据。桂遇秋对黄梅戏的研究,有两大突出贡献。一是桂遇秋提出“黄梅戏起源并形成于湖北黄梅”,并以上百万字的研究成果予以证实;二是桂遇秋以一人之力,通过走访民国老艺人,抢救性整理了480余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本。如果要想了解晚清、民国时期的黄梅戏,桂遇秋的研究成果和整理的黄梅戏传统剧本就是一座无比丰富的富矿。可以说,他本人及其数百万字作品,就是晚清、民国黄梅戏的见证。如果说,文学研究也有科学领域的芯片技术,那么桂遇秋的著作就是黄梅戏研究的核心芯片。研究黄梅戏的话,桂遇秋是一座高峰,一座宝藏。他是研究黄梅文化的一代学术大师,个人著作300多万字,整理黄梅戏剧本480余万字,黄梅无出其右,难以逾越。
1999年底,桂遇秋病逝于湖北黄梅。弥留之际,他以一个艺术家的独特方式嘱咐家人:“我走后不放哀乐,用黄梅戏音乐为我送行;把《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丛书同我的骨灰葬在一起……把我没有做完的事情做完。”
桂氏子孙都深深地明白何谓“未完成的事”。在桂遇秋逝世近二十年里,桂靖雷与桂也丹父子两人持续接力研究黄梅戏,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声,成为中流砥柱。祖孙三代接力研究黄梅戏历史,将黄梅戏研究构成“家学”,这在当今学术界是不多见的,体现了桂氏三代坚韧不拔的学术毅力。
在为桂遇秋诞辰九十周年之际,重温桂遇秋的著作,会感到他发出的振聋发聩之声的可贵与伟大。湖北尤其黄梅人应该在桂遇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大数据时代的优势,积极开展《中国黄梅戏通史》《黄梅采茶戏志(修订版)》《清代民国黄梅戏史料汇编与研究》《桂遇秋黄梅戏研究文集》《桂遇秋评传》等编纂工作,构建起黄梅戏起源地的有关黄梅戏历史的话语体系,成为坚定源头自信的堡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