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曹慧 通讯员 黄思玉 易剪梅
“往年,每次回家,家门口都是菜地,车都停不下;现在,门口位置宽阔,就算逢年过节回来的车多了,也再不用担心没位置停车了!”前不久,黄州区陈策楼镇盂钵桥村排楼湾的喻红霞从深圳回来,看到家门口整洁宽阔的停车位开心地说。
今年初以来,盂钵桥村用好共同缔造之法,发动塆组群众共商共建“家门口停车位”“道路扩宽”等民生实事,多方联动、试点先行,让塆组村民们的生活更有“温度”。
从“等分配”到“争着做”
在得知盂钵桥村被定为黄州区共同缔造扩面提质第一批试点、需要定一个试点塆组时,村党总支书记吕迎红发愁了。怎么定?定哪个?
村两委迅速召开小组长会议,最终确定“谁的呼声高就定谁”。
各个塆组得知消息后马上召开“板凳会”,共同缔造的“春风”就这样迅速吹开。
排楼湾的喻建文得知有试点创建机会后,拿着喇叭穿梭在塆组间,带头宣传共同缔造理念。泥瓦匠师傅喻学军说:“这次试点,村里只要需要我,我愿意免费干!”盂钵桥村排楼湾的呼声越来越高。
一个月后,全村就确定试点塆组召开大会,排楼湾不出意料地“拔得头筹”。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
“要想发动群众、让村庄变得更好更美,关键在转变人的思想。群众骨干往往是群众的意见领袖,发动一个群众骨干,就可以带动一批群众。”吕迎红说。
盂钵桥村成立以老党员喻建文为代表的共同缔造理事会,通过“在家入户走访、在外电话询问”的方式,多轮次、多渠道征集村民意见。理事会还牵头开展“聚星夜话”“板凳会”,各家各户共商共谋,最终确定优先解决“停车位改造”“道路拓宽”“水渠整治”和“庭院美化”4个共性问题。
在排楼湾入口处,居住着喻绍庆、喻绍斌兄弟俩,他们长期在外务工,家门口无人打理。在得知小组要创建试点时,兄弟俩当即表示:“虽然不常在家,但是村里的事、家里的事,我们要第一个支持!”兄弟俩带头对家门口进行改造,费用自理、管护自担,还主动筹资1万元用于村级共同缔造工作。就这样,在他们努力下,排楼湾第一家停车位顺利改造成功。
村民路过喻家门前时,纷纷感叹道:“下雨天也不用担心走路有泥巴了,车还可以停在自家门口,真是干净又方便。”就这样在兄弟俩的示范带动下,周边村民也纷纷加入家门口停车位的改造中。截至目前,在塆组群众的支持下,盂钵桥村排楼湾顺利建成家门口停车位50多个,逢年过节“停车难”不再是问题。
从“等靠要”到“主动管”
在塆组群众的齐心协力之下,这4件民生实事顺利完成。但建好了,后续怎么管、谁来管成了新问题。在塆组新建成的小广场上,村民们聚在一起又开始了讨论。
“家门口都是咱们自己花钱自己建的,肯定得咱们自己管好!”“公共区域看能不能分片儿包,几个人包一块儿区域,整个组卫生就有保障了!”群众你一言我一语,由塆组居民们“全包”的管护制度慢慢成形。
最终,大家共同确定,各家房前屋后参照“门前三包”自行管理,公共区域采取“1名党员+N名群众”共管周边公共区域。由共同缔造理事会牵头,成立“卫生评比小组”,开展双月卫生环境评比,将评选结果公示,并与“文明银行”积分相链接,用物质和精神的“双激励”带动群众共护村庄美好环境。
“共同缔造,说到底就是要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群众所想群众办、群众所办群众享。接下来,我们要把共同缔造的风吹到其他塆组,探索更多方式发动群众,引导他们有序参与到乡村治理之中。”吕迎红满怀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