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娇 通讯员冯伟 王路港 綦征)2月13日,浠水县散花镇花园岗村、柏杨村、石桥村、郭畈村的765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现场一片繁忙,挖掘机开沟,工人铺设排灌沟渠、浇筑混凝土基础、浆砌石护岸。先期整理的田块上,油菜苗生机勃勃。
浠水县长福农业产业化综合服务公司董事长潘新星说:“旁边这块农田,过去是深脚田,机械易陷,田块小。高标准农田建设后,粮食生产效率和产量都大幅提高。”
“按施工标准,每个标段配备充足机械,将工程进度细化到天,加班赶进度。目前土地平整已完成,计划5月底新一批2.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工。”施工方湖北泽海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项目经理奚容介绍。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根本。近年来,浠水县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中,始终重视耕地地力培肥改良。曾经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提升了耕地质量和地力,促进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截至2024年底,浠水县已建设高标准农田62万余亩,占耕地面积60%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利用率达 79.1%,粮食总产量达42万余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