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为根 创新为翼
——浠水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焕彩
记者 李娇 通讯员 冯伟 洪京燕
2月12日(元宵节),浠水县以一场场传统与创新交融的文化盛宴,将千年民俗与非遗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从白昼至黑夜,巴河天狮、洗马花灯、东坡焰火轮番登场,为这座文化名城注入了浓浓的年味与生机。
巴河天狮舞祥瑞
上午8时,巴河镇马骑山村的锣鼓声划破天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巴河天狮”巡游活动拉开序幕。
青、白、红、绿四对天狮在队员手中翻腾跳跃,伴随铿锵鼓点穿梭于大街小巷。队伍中既有青壮年的矫健身姿,亦有耄耋老人的矍铄风采,老中青三代同台演绎,将“天狮拜年”的祝福送至千家万户。
“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狮子舞得灵性十足!”村民高新年感慨道。
据传承人姜珊介绍,巴河天狮历经数百年传承,以八人协作、四色变幻为特色,不仅是节庆符号,更凝聚着百姓对吉祥安康的祈愿。
洗马花灯映古镇
傍晚时分,拥有300多年历史的洗马镇花灯会如期而至。
五彩斑斓的花灯队伍沿街蜿蜒,龙灯昂首、台阁精巧,传统戏剧人物与电子光影交织,引得游人赞叹连连。
游客张海燕携家人首次体验:“花灯寓意团圆,非遗与现代结合,既亲切又震撼!”
作为省级非遗,洗马花灯由村民自发组织,以灯祈福国泰民安。
活动现场,秧歌、彩车与锣鼓声相映成趣,游客徐凯连声称赞:“一年比一年热闹,这才是浠水人的文化骄傲!”
东坡焰火绘夜空
夜幕降临,“东坡庙会·多彩浠水2025庆元宵”活动在月湖生态公园掀起高潮。
600架无人机腾空而起,以夜空为幕,勾勒出文峰塔、闻一多故居等浠水地标,传统建筑与科技光影碰撞出“赛博元宵”的独特魅力。
紧随其后的烟花秀分为四大篇章,金色“银蛇”蜿蜒升空,牡丹、流星、霓虹次第绽放,宛如浠水蓬勃发展的缩影。
“烟花震撼,经济腾飞,这就是我们的新年期盼!”市民张雪妮激动道。
活动通过线上直播吸引超200万人次观看,传统节庆借力现代传播,让非遗文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从巴河天狮的薪火相传,到洗马花灯的古今交融,再到东坡焰火的科技赋能,浠水县以元宵为契,让非遗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焕彩。
红安:“非遗游”为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本报讯 (通讯员刘斯锐)2月12日(元宵节),红安县影视城内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奋进新时代 红安永远红”2025大别山首届非遗民俗文化旅游节暨红安新春灯会在此举行。本次活动持续20天,举办逛庙会、品美食、看演艺、游古镇等一系列迎春惠民文化活动,吸引了超过20万名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元宵佳节当日开展了游花灯长廊、看民俗表演、逛非遗市集、尝汤圆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活动现场,流光溢彩的花灯争奇斗艳,游客们沉浸在一片五彩斑斓的光影海洋中,感受着浓浓的年味和节日氛围。花灯长廊内,各式各样的花灯争奇斗艳,每个花灯下都悬挂着一个灯谜,等待着游客们前来挑战;民俗表演舞台上,精彩绝伦的歌舞、杂技、楚剧等表演轮番上演,让游客大饱眼福和耳福;非遗市集中,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展示红安大布、红安绣活、陶艺、糖画等传统技艺,让游客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亲自体验。
近年来,红安县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通过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不断挖掘和传承本土文化,提升红安知名度和美誉度。此次非遗民俗文化旅游节,为广大市民提供一站式的文旅消费体验,有力提振市场消费,为红安县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聚人气 引流量 促消费
黄梅新春文旅市场实现“开门红”
本报讯 (通讯员郑鉴峰)舞龙狮、采莲船、乡俗迎春等传统民俗节目轮番上演;恣意飘香的美食、妙趣横生的游乐设施,令广大市民开怀不已。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三),“东坡庙会·多彩黄梅过大年”活动在黄梅县东禅公园、文化广场举行。场上好戏连台,场下借台唱戏。黄梅县商务局组织特色农产品展销,累计销售额200余万元。
2025年是中国第一个非遗春节。黄梅县发展全域大文旅工作组早谋划、早部署,将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放在突出位置,利用春节假期的有利契机,围绕东坡庙会·多彩黄梅过大年主题,组织开展系列特色活动80余场次,弘扬黄梅戏等非遗传统文化,丰富旅游消费产品供给,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实现了以活动聚人气、引流量、促消费。
过大年,看大戏,是黄梅的老传统。春节期间,湖北黄梅戏艺术剧院组织专业黄梅戏演员献上《女驸马》《天仙配》《春江月》等黄梅戏经典剧目演出,用喜庆热闹的表演,烘托出浓浓年味,同时也让观众感受戏乡黄梅的独特韵味。截至2月10日,已演出11场,现场观看达到2万余人次,同时,相关演出还通过线上平台同步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百万。
东山问梅村景区里,一天40多个节目将节日氛围拉满,特别是精彩纷呈的黄梅戏表演,引得观众叫好不绝。据湖北文旅问梅文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洁介绍,春节假期,特色文化活动让景区人气爆棚,景区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0%。
文化活动让文旅消费市场焕发新活力。春节期间,黄梅县东坡庙会·多彩黄梅过大年主题活动参与总人次超过100万,接待外地游客8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8%;黄梅县5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累计达到536.5万元,同比增长16.8%;3家重点餐饮企业营业额共计117.7万元,同比增长19.2%;星级酒店假期平均出租率为67%,较去年同期增长7%。
蕲春:传统民俗与文明新风交融
本报讯 (通讯员王苓铔 熊春玉)千年文脉焕新颜。2月12日,全国文明村——蕲春县横车镇九棵松村举办“东坡庙会·热闹元宵”第二届舞龙汇演活动。这场融合传统民俗与新时代文明的元宵盛会,通过“舞龙汇演、烟花秀”两大主题,为村民呈现了一场年味与新风交融的沉浸式体验,为村民打造了一场有温度、有内涵、有活力的文化盛宴。
舞龙汇演汇聚全村12支顶尖舞龙队伍同台竞技。参演队伍以“蛟龙出海”“龙腾九霄”等高难度动作展现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创新。现场锣鼓声震天动地,彩龙翻腾间流光溢彩,不仅现场的村民能看到传统布龙的气势磅礴,通过直播观看的上万网友也能感受到现场的热闹非凡,感受非遗文化的生命力。
九棵松村“红心食堂”内,新时代文明站志愿者正为70岁以上老人准备低糖元宵宴。“红星少年”志愿服务队为老人梳头理发,“好媳妇,好婆婆”纷纷争当劳模,为孤寡老人洗涤棉衣被罩,换上新衣裳,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
随着烟花秀的启幕,一束束礼花携着科技与文明的光辉直上云霄。一朵朵烟花绽放在九棵松广场上空,绘画了“文明九棵松,幸福你我他”的璀璨画卷。
配合无人机组成的编队在天空中记录下活动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九棵松文旅站站长董俊贤开启九棵松特色文旅直播,讲述九棵松人“吃大苦,创大业”的艰辛历程,吸引众多网友参与直播互动。
阅读+非遗
黄州区农家书屋多彩文化活动丰富群众生活
本报讯 (通讯员王卫)春节期间,黄州区各村、社区依托农家书屋广泛组织开展春节系列读书阅读文化活动,让春节年味更浓,更有意义,受到群众热烈欢迎。
赤壁街道社区书屋成为孩子寒假乐园。建新、青砖湖、龙王山等12个社区,将“爱心课堂”搬进社区书屋,服务未成年人1800余人次;印染、汉川门等6个社区,开展了以“书香润童心,阅读伴成长”等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有线、惠民等8个社区在社区书屋开展“翰墨迎新春”主题活动,老中青少书法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书写蛇年特色春联送给社区居民。
东湖街道悦读启智童趣共享。东湖街道六福湾社区农家书屋举办了以“悦读启智,童趣共享”为主题的儿童趣味阅读活动,旨在培养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南湖街道让“年味”里有“文化味”。在桃园街社区、兴农社区分别组织辖区儿童开展剪窗花,画年画活动,让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白潭湖社区、土司港社区、榨舟街开展写春联送祝福活动。兴农社区还在农家书屋开展了“听宣讲、读报告、谈感悟、学精神”理论宣讲活动,让居民在听、读、讲中立体体会党的创新理论。南湖街道妇联在榨舟街农家书屋组织开展“温情陪伴幸福‘加词’”活动,“爱心妈妈”和孩子们一起读好书,聊感想,诉情长,关爱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同时,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