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苏东坡居黄州四年又四个月,留下了七百余篇文章,其文学成就登峰造极。在他的文章中记载了大量的黄州历史地名。这些地名蕴含着苏东坡的文学艺术升华的轨迹,同时也展示了苏轼嬗变为苏东坡的心路历程。为了让广大的“坡迷”能够在黄州穿越千年,沉浸式地体验当年的苏东坡,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配合黄冈市黄州区人民政府,对这些历史地名的遗址遗迹进行深入研究、考察、论证、认定和立牌工作,并将其纳入黄冈市地名文化的保护名录。为了加大东坡文化的宣传,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的“东坡黄州”微信公众号本期《穿越千年游东坡》专栏推出苏东坡文章中黄冈市黄州区历史地名遗址遗迹----四望亭故址。请大家继续关注“东坡黄州”公众号,并点击“最忆东坡”小程序,穿越更多东坡遗址遗迹。在此,诚邀广大“坡迷”亲临黄冈市黄州区,实地感受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四望亭:位于黄州区赤壁办一字门社区十三坡上原市商业局办公楼东南面山岗上(经度:114.867624 纬度:30.447327)
考证: 苏东坡居黄州期间,四望亭已毁。苏东坡在《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前东冈上归二首》中记载:“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苏东坡在《江神子》(梦中了了醉中醒)注云:“元丰壬戌之春,余躬耕于东坡,筑雪堂居之。南挹四望亭之后丘,西控北山之微泉……”陆游在《入蜀记》中记载:“……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焉,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值,在高阜上, 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亭名见苏公及张文潜集中……”南宋人王象之在《舆地记胜》中记载:“四望亭在雪堂南高阜之上,唐太和中,刺史刘嗣之所立,李绅作记。”南宋人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记载:“四望亭在雪堂南高阜之上。唐刘嗣之立,李绅记。”
明代弘治《黄州府志》记载:“四望亭在雪堂之南高阜处。唐太和间,刺史刘胤建,李绅作记,后张激更为楼。今无址,疑在今一字门西城高处是其址也。”明代万历《黄冈县志》记载:“四望亭高寒楼在县西南高阜……府旧志云:‘疑在今一字门西城高处是其址。’”考察人员根据苏东坡、陆游著作和历史文献中记载分析认定:四望亭位于黄州区赤壁办一字门社区十三坡上原市商业局办公楼东南面山岗上。
考察人员又根据苏东坡著作和历史文献,再通过研讨、论证,分别认定苏东坡文章中有关联的黄州历史地名故址。
黄泥坂故址:位于黄州区赤壁办一字门社区十三坡西方向十三坡连青云街(经度:114.866208 纬度:30.448300)
天庆观故址:位于黄州区赤壁办一字门社区青云街黄州区实验小学附近(经度:114.866208 纬度:30.448300)
韩家圃故址:位于黄州区赤壁办东门社区奥康步行街北广场附近(经度:114.871950 纬度:30.451779)
乾明寺故址 :位于黄州区赤壁办东门社区居然智家商场北广场西北角附近(经度:114.873381 纬度:30.451893)
春草亭故址:位于黄州区赤壁办东门社区居然智家商场北广场东北角附近(经度:114.875104 纬度:30.452189)
何氏竹园(堂竹间)故址:位于黄州区赤壁办东门社区居然智家商场南广场西南角附近(经度:114.874254 纬度:30.449731)
赵氏园故址:位于黄州区赤壁办东门社区居然智家商场南广场东南角附近(经度:114.874279 纬度:30.450137)
简介:黄州四望亭始建于唐代。唐代人官至翰林学士的李绅曾为此亭作《四望亭记》,黄州四望亭因此遐迩闻名。苏东坡在黄州期间四望亭虽然已经荒废,但他寻踪历史名亭经常观览游乐。宋代诗人陆游曾言道“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有关诗词
《雨晴后,步至四望亭下鱼池上,遂自乾明寺 前东冈上归二首》
其一
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拄杖闲挑菜,秋千不见人。殷勤木芍药,独自殿余春。
其二
高亭废已久,下有种鱼塘。暮色千山入,春风百草香。市桥人寂寂,古寺竹苍苍。鹳鹤来何处,号鸣满夕阳。
《江神子》
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昨夜东坡春雨足,乌鹊喜,报新晴。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都是斜川当日景,吾老矣,寄余龄。
《黄泥坂词》
出临皋而东骛兮,并丛祠而北转。走雪堂之陂陀兮,历黄泥之长坂。大江汹以左缭兮,渺云涛之舒卷。草木层累而右附兮,蔚柯丘之囱蒨。余旦往而夕还兮,步徙倚而盘桓。虽信美而不可居兮,苟娱余于一盼。余幼好此奇服兮,袭前人之诡幻。老更变而自哂兮,悟惊俗之来患。释宝璐而被缯絮兮,杂市人而无辨。路悠悠其莫往来兮,守一席而穷年。时游步而远览兮,路穷尽而旋反。朝嬉黄泥之白云兮,暮宿雪堂之青烟。喜鱼鸟之莫余惊兮,幸樵苏之我嫚。初被酒以行歌兮,忽放杖而醉偃。
《书黄泥坂词后》
余在黄州,大醉中作此词,小儿辈藏去稿,醒后不复见也。 前夜与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夜坐。三客翻倒几案,搜索箧笥,偶得之,字半不可读,以意寻究,乃得其全。文潜喜甚,手录一本遗余,持元本去。明日得王晋卿书,云:“吾日夕购子书不厌,近又以三缣博两纸。子有近书,当稍以遗我,毋多费我绢也。”乃用澄心堂纸、李承晏墨书此遗之。元祐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 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须。”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 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 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 畴昔 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次韵乐著作天庆观醮》
浊世纷纷肯下临,梦寻飞步五云深。
无因上到通明殿,只许微闻玉佩音。
《与王定国书(节选)》
“……非久冬至,已借得天 庆观道堂三间,燕坐其中,谢客四十九日,虽不能如张公之不语,然亦常阖户反视,想当有深益也。……”
《上巳日,与二三子携酒出游,随所见,辄作数句。明日集之为诗。故辞无伦次》
薄云霏霏不成雨,杖藜晓入千花坞。柯丘海棠吾有诗,独笑深林谁敢侮。三杯卯酒人径醉,一枕春眠日亭午。竹间老人不读书,留我闭门谁教汝。出檐藂枳十围大,写真素壁千蛟舞。东坡作塘今几尺,携酒一劳农工苦。却寻流水出东门,坏垣古堑花无主。卧开桃李为谁妍,对立鵁鶄相媚妩。开樽藉草劝行路,不惜春衫污泥土。褰裳共过春草亭,扣门却入韩家圃。辘轳绳断井深碧,秋千挂索人何所。映帘空复小桃枝,乞浆不见譍门女。南上古台临断岸,雪阵翻空迷仰俯。故人馈我玉叶羹,水冷烟消谁为煮。崎岖束缊下荒径,娅姹隔花闻好语。更随落景尽余樽,却傍孤城得僧宇。主人劝我洗足眠,倒床不必闻钟鼓。明朝门外泥一尺,始悟三更雨如许。平生所向无一遂,兹游何事天不阻。固知我不终穷,岂弟君子神所予。
《牛酒帖》
今日与数客饮酒,而纯臣适至。秋熟未已而酒白色,此何等酒也? 入腹无赃,任见大王。既与纯臣饮,无以侑酒。西邻耕牛适病足,乃以为。饮既醉,遂从东坡之东直出,至春草亭而归,时已三鼓矣。
《雪后到乾明寺遂宿》
门外山光马亦惊,阶前屐齿我先行。风花误入长春苑,云月长临不夜城。未许牛羊伤至洁,且看鸦鹊弄新晴。更须携被留僧榻,待听催檐泻竹声。
《师中庵题名》
元丰七年二月一日,东坡居士与徐得之、参寥子,步自雪堂,并柯池入乾明寺,观竹林,谒乳姥任氏坟,锄治茶圃,遂造赵氏园,探梅堂,至尚氏第,观老枳偃蹇,如龙蛇形。憩定惠僧舍,饮茶任公亭、师中庵,乃归,且约后日携酒寻春于此。
《四望亭记》唐代李绅
濠城之西北隅,爽耸四达,纵目周视,回环者可数百里而远。尽彼目力,四封不阅,尝为废墉,无所伫望。郡守彭城刘君字嗣之理郡之二载,步履所及,悦而创亭焉。丰约广袤,称其所便,栋士梯陛,依墉以成。崇不危,丽不侈,要以列宾筵,可以施管磬。云山左右,长淮萦带,下绕清濠,旁阚城邑,四封五通,皆可洞然。太和七年春二月,绅法铧东洛,路出于濠,始登斯亭,周目四瞩。美乎哉:台视和气,夏日居高明,秋以阅农功,冬以观肃成,盖君子布和求瘼之诚志,岂徒纵目于白雪,望云于黄鹤?庾楼夕月,岘首春风,盖一时之胜爽,无四者之眺临。斯亭之佳景,固难俦俪哉!淮柳初变,濠泉始清,山凝远岚,霞散馀绮。顾馀尝为玉堂词臣,笔砚犹在,请书亭表事,刻石记言。癸丑岁建卯月七日,赵郡李绅书。
《同晁郎及秬秸步游乾明晚逾柯山归》张耒
野水菰蒲秀,荒陂荠麦长。卑田留积雨,荒寺掩斜阳。远树连云梦,群山近武昌。言归日已夕,村迳度牛羊。
《入蜀记(节选)》陆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焉,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 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只片石布其上,近则增广 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值,在高阜上, 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亭名见苏公及张文潜集中……”
来源:黄冈市东坡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