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史志工作重要论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根据市委主要领导工作要求,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积极整理发掘梳理黄冈党史上可歌可泣的革命事件和英雄事迹,与黄冈日报合办《英雄土地 伟大人民》专栏,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以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黄冈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历史智慧,激发工作热情,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湖北篇章贡献黄冈力量。
故事梗概
在抗日战争时期,一条毛毯,于多名革命战士中传递使用,见证了多个为革命事业牺牲的感人事迹,成为幸存者缅怀战友的珍贵寄托。然而,即便这条毛毯饱含着如此深沉的情感,但在面对群众的需求时,战士毅然决然地将它留给了更有需要的群众。战士们用爱心传递着革命情谊,并将这份情谊深化到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中,彰显了我党互爱互敬、团结拼搏、心系群众的革命品质。
1945年深秋的一天,梅白在黄冈、麻城两县边界处开展完工作后,路过附近的竹林湾,看时间尚早,经过打听后,来到了一户群众家门口。
“你有什么事吗?”门内的一位青年妇女见来了陌生人,十分警觉地问。
梅白见这位青年妇女好像已经不记得自己,怕给人添麻烦,便说:“路过的,没有什么事。”准备转身离开。
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位老大娘,问道:“你是不是和欧部长一起的?”
“是的,是的。”梅白答道。
老大娘说:“一年前,在去莲湖畈的路上,多亏你们帮忙安排了住的地方,还有欧部长的那条毛毯,才让我们熬过了那天晚上。”这时,青年妇女也反应过来了:“哎呀,真是对不起,才过一年的时间,我就不记得了。”
梅白连连摆手说:“没有关系,那天晚上天太黑,你们又着急找人。”
青年妇女接着说:“我第二天见到我丈夫后,他把我们批评一顿,说我们给组织上添麻烦,还拿了欧部长的毛毯。他说这毛毯一看就是缴获日本鬼子的。”
“你们是军属,我们是一家人,哪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梅白说,“我在徐古办完事,路过这里,记得你们提到是竹林湾的,所以就过来了。”
老大娘一见梅白是特意来找她们的,愣了一下。
梅白见状,犹豫了一下,继续说:“老大娘,我这次来,是想看看那条毛毯!”
老大娘似乎没有听懂,问梅白:“你还没有吃饭吧,要不留下吃个饭?”随即吩咐儿媳去厨房做饭。
梅白见老大娘故意转开话题,有些不解,只好说:“那条毛毯是一位革命同志在我打脾寒的时候送给我的,他去年牺牲了!”
老大娘似乎还是没有听懂,一声不吭。梅白更加疑惑。
此时,青年妇女一手拿着一条灰色的毛毯,一手搀着一名小伙子从后面厨房走了出来。
梅白一看,小伙子是他以前的通信员,于是赶快上前搀扶,并问道:“小刘,你怎么在这里?”
小刘回答:“刚才吴大嫂说有个人认识欧部长,原来是梅科长你啊!组织安排我在吴大嫂屋后的山洞里养伤。”
老大娘说:“哦,你是梅科长啊。对不起啊,组织上有要求,刘班长在我家,不能让别人知道。放心,刘班长年轻伢,身体恢复得很快。”
小刘突然哽咽起来:“欧部长牺牲了!”
梅白一脸惊讶:“红四军(欧部长外号)牺牲了?怎么回事?”
小刘回答说:“上个月我们遇到反动武装袭击,伤亡很大。欧部长为了掩护我们,没能回来。你怎么找到这里来了?”
“老夫子(杜书记外号)去年牺牲后,我经常梦见他给我盖毛毯。我今天路过这里,想看一眼那条毛毯。”梅白说。
小刘说:“那条毛毯是肖团长的,后来送给杜书记,他看你打脾寒,给你盖上,当时还让我保密。你不是病好后就将那条毛毯送给欧部长了吗?”
梅白回答说:“红四军又送给这家人了。我们当时在一起。”
“吴大嫂家里?”小刘疑惑地看向老大娘。
老大娘边说边指向那条灰色的毛毯:“刘班长,是有这个事,就是这条毛毯。”
“我盖的这条毛毯?梅科长的那条毛毯是绿色的。”小刘疑惑地说。
老大娘说:“原来是绿色的。我儿子本来是想将毛毯还给欧部长的,可是没有找到人,于是交到区委张书记手上,张书记说,既然欧部长送给你们了,你们就拿着。张书记怕我们用鬼子的毛毯不方便,还特意找人给我们染了颜色。”
小刘说:“原来是这么回事!我盖了一个多月的毛毯竟然是梅科长的那条。太巧了!”
老大娘说:“是太巧了。既然梅科长经常挂念这条毛毯,那就物归原主吧!”说完,老大娘就从儿媳手上拿过毛毯,递到梅白的手上。
梅白轻抚着这条灰色的毛毯,思绪万千。肖团长、老夫子、红四军都已经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看见毛毯,梅白就像还能感受到先烈们的体温,而这体温,孵化着革命友谊的种子,已经、正在、将要以不同形式在黄冈的不同角落,生根开花结果。
“老大娘,这条毛毯还由你们来保管吧,等孙子长大了,让他背着这条毛毯参军吧!”梅白一边说,一边又将毛毯交到老大娘的手上。
(黄冈市史志研究中心 叶永清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