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手段。我市各企业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扎实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激活发展新动能。
在膜片弹簧生产车间,企业通过技改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大幅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产品品质也得到提升。
“就像我身后的这台自动化高频,包括自动回火,一套完整的流程,提升了产品质量,减少员工的劳动强度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今年目前我们生产了60多万片。”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部长付万德说。
生产效率的提升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公司每年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设备更新。同时,通过一厂变多厂,形成了上下游协同、精准对接市场的生产格局。
湖北大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范久平说:“上游是材料厂,下游是总成厂,整体是一个公司。我们可以要求材料厂按照我们的需求,提高产品性能,也可以把下游总成厂反馈的情况进行迅速改进。”
有了技术的加持,大帆的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8月份。
位于蕲春县的双鑫洪业(湖北)科技有限公司则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新引进的35KV及以下半导电屏蔽电缆生产线全速运转,成功填补湖北半导电屏蔽电缆材料产业空白。
“目前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4月底,每天的产量是大概在40吨,每个月的产量在1,200吨左右。”双鑫洪业(湖北)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杨雪洪表示。
此前,电缆工厂在外地因工艺水平不足,产品性能逊于进口材料,市场拓展受阻。基于对蕲春营商环境的认可,企业落户李时珍医药工业园区,投资2.06亿元建设建成国内领先的年产4万吨超高压电缆新材料生产基地,推动了屏蔽电缆材料实现国产替代。杨雪洪说:“以前外国卖给中国,要卖到3.6万元一吨,现在国产化以后,价格降了一半,大概在1.5万元一吨。”
创新步伐持续加速。随着35KV及以下半导电屏蔽电缆技术全面成熟,企业正集中研发110KV超高压电缆生产技术,以技术迭代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
据介绍,今年我市聚焦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抓项目,深入实施“技改赋能 制造焕新”专项行动,全年计划实施技改项目350个以上。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