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东大别山南麓,刘河镇石鼓冲村这个曾因水患频发、矿山废弃而沉寂的村庄,如今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吸引着外界目光。随着总投资140亿元的绿色建材基地项目正式开工,这个小山村正在书写着乡村振兴的传奇篇章,而带领村民创造这个奇迹的,是村党支部书记李结果。
2018年,原村党支部书记病重,村委委员李结果代支部书记主持村两委工作。六组73岁老人张义和家厨房倒塌,她帮忙修建;三组陈云霞中风,她组织村民群众捐款……解决这些民生小事是李结果的日常工作写照。
破局:洪灾中挺起的脊梁
2020年7月6日凌晨,暴雨如注,石鼓冲村的立新功水库水位暴涨,河道全线溃堤,800亩良田瞬间化为泽国,41户民房浸泡在齐腰深的水中。
“当时水势太急,河道被淹没,我和镇干梅琳泉在齐腰深的水里摸索前行,挨家挨户转移群众和物资,紧急排查隐患点,整夜都未合眼。”李结果回忆起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仍心有余悸。她带着村组干部奋战一夜,成功转移群众103人。
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面对被冲毁的主干道和瘫痪的水利设施,整修石鼓冲主干道是当务之急。她白天到沿线居民家挨户征集意见,晚上整理制作图文资料,筹划争取上级资金和政策。通过上级项目支持、村委自筹、村民捐赠等方式,最终募集300多万元资金用于修复水毁工程。然而项目开工不足十日,却因手续不全被勒令停工整修。
“那天站在停工现场,我偷偷抹了眼泪。”李结果坦言当时的彷徨。但这位倔强的女支书没有放弃,带领村两委补办手续,继续推进项目,河道从3米拓宽至8米,道路由4米扩建到8米,道路两旁架设了40余座路灯。如今,这条“民生路”年运输农产品超万吨,成为村民的致富动脉。
突围:唤醒沉睡的“金山”
如何发展村集体经济,是村两委一直思索的难题。
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谋划,她决定唤醒沉睡6年的钒钛磁铁矿。这个曾年产值过亿的矿山,因市场波动、手续不全等问题陷入停滞,拖欠村民劳务工资,成了压在村民心头的“石头山”。
盘活矿山,就是盘活村子的未来。作为“领头雁”,李结果深知矿山对于村集体的重要性。她采用“双线作战”策略:对内成立党员专班,发动党员村组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群众思想工作让大家坚定信心,让企业能够继续生产;对外协助矿山负责人到县、市、省办理合法手续,出具办证证明;远赴广东、福建等地推介项目,引进市场主体增资。
2022年7月,终于迎来转机。随着采矿许可证落地,沉寂多年的矿山重新响起机器的轰鸣声。更让村民惊喜的是,矿山采取“边开采边复绿”模式,昔日的裸露山体逐渐披上绿装。
蝶变:百亿项目的乡村实践
2023年1月31日,湖北省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黄冈分会场,石鼓冲绿色建材基地项目赫然在列。这个总投资140亿元的“巨无霸”项目,不仅创下蕲春县招商引资纪录,更将彻底改变村庄的命运。
荣耀背后是超乎想象的艰辛。项目涉及青石、狮子、刘河三镇,其中涉及石鼓村的山林面积约2190亩,涉及21户拆迁户。李结果带领村组干部“5+2”“白加黑”奋战百日,上门入户宣讲政策、做思想工作,完成21户拆迁协议签订。
“第一个签订拆迁协议的是一组村民王金山,他还协助村干部做拆迁工作,迁建后村里扶持他开了家农家乐,为项目职工配送快餐,年增收近5万元。最难的一户上门11次,最后一次谈到凌晨两点。”李结果回忆道。
“石鼓冲绿色建材基地项目已投产试运行。依托绿色建材项目、矿山等项目,2024年村集体收入超100万元。未来这里将打造一座矿山公园,发展特色立体种养殖、带动生态观光旅游业等项目,吸引我村返乡务工人员就地就业创业。”说到石鼓冲村的未来,李结果信心满满。
石鼓冲的蜕变,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暮色渐深,村文化广场响起欢快的广场舞旋律。路灯下,“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标语熠熠生辉,映照着村民们灿烂的笑脸。这个曾经被洪灾重创的山村,正在女支书的带领下,奏响乡村振兴的激昂乐章。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