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程道炳、石路)笔者走进武穴市四望镇高垴村,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图映入眼帘。近年来,该村坚持党建引领,以“铁石精神”聚正气,昔日人心涣散的落后村,建成文明美丽的标杆村。
高垴村地处偏僻,境内有千年淬炼钢铁的“铁石墩”。近年来,该村以“清廉班子、清正干部、阳光村务、清晰用权、清醇民风”为目标,扎实推进清廉村居创建,涵养向上正气,助推乡村振兴,改变了脏乱差的面貌,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省级生态村”“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铁心”向党,淬炼忠诚坚定的“金刚石”。有事找支部,这是高垴村民的一句口头禅。建强支部核心。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村党支部有党员53名,下设3个党小组,村“两委”干部5人,后备干部2人。村里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建立乡贤理事会、红白喜事理事会等群团组织、经济合作社共6个,不断织密组织网络,有效延伸组织触角,并规范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完善了群众代办制度,不断提升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
完善党员管理。实施党员分类管理,对在职党员实施目标式常态管理,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对无职党员实施量化式考核管理,深化“我为村民送服务”活动;对离退休党员实施属地式实时管理,深化“我为村级谋发展”活动;对流动党员实施跟踪式动态管理,深化“我为家乡做贡献”活动。
加强党员教育。以支部主题党日为抓手,在党员干部中开展“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活动,以“头脑风暴”澄清模糊认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定为民服务初心,在解放思想中找新办法、新出路,在能力提升中锐意进取、创新实干,在转变作风中争先进、创一流。
“铁肩”担当,淬炼凝心聚力的“吸铁石”。以前村里说话没人听,现在村里一呼百应。两委干部积极履责,分工明确,每名村干部都是身兼多职,但大家围绕建设美丽新高垴不分分内分外,风里来雨里去无怨无悔,处处争先,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无职党员领岗诺责。每年年初,组织无职党员公开领岗诺责,年底组织考核评议,进一步提升党员荣誉感、责任感,提高了党员的服务意识、增强了党员的奉献精神,全村53名党员主动领岗诺责,在服务群众一线擦亮党员身份。发动群众参与尽责。众人拾柴火焰高,在防汛、防火、防疫以及乡村振兴示范创建等重大活动中,以垸子夜话的形式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增强了群众主人翁责任感。目前,全村所有重大活动群众参与率均高达90%以上。
“铁血”忠魂,淬炼无私奉献的“铺路石”。村里以前脏乱差,现在美如画。谋划一个富民产业。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17年,村两委从壮大集体经济入手,发动群众成立了花卉苗木合作社,依托张家咀后背山,打造了占地面积125亩的花卉苗木基地,产值达百万余元。2019年,该村流转土地800亩,发展花果茶产业基地,开启“农业+旅游”的发展新模式,壮大了集体经济,带动了群众增收。美化一方人居环境。近年来,该村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重点,深入发动群众拆旧建新,全村拆除空闲危房48户、违建阻碍物100多处,硬化巷道5公里,建小菜园150个、小公园4个、小花园120个、小果园5个,让全村面貌焕然一新。
“铁纪”严守,淬炼清正廉洁的“水晶石”。村里以前是歪风邪气多,现在是清风正气多。制度养廉风气正。该村由乱到治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制度完善了,推行阳光村务,接受群众监督,让群众信服了。该村规范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制度,发展产业、村级建设等涉及群众利益的事,均由党员会、户主会、村民代表会讨论决定,做到小事有沟通,大事会上定。严格实行村务公开、村务监督,以政风带民风。
文化倡廉清风吹。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风清。为达到以廉育人、以文化人的目的,该村将清廉文化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建成文化宣传墙3000平方米,红色纪念园、党建公园、法治公园等相继建成,每年开展道德讲堂等文明实践活动,评比十星级文明户,评模范评优秀,通过评选“高垴村文明之星”“高垴村好婆媳”“优秀志愿者”“优秀党员”“优秀保洁员”“优秀小组长”等活动,在全村形成家庭团结、邻里和睦的村风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