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织机产能约占全国5%,规模居全省第一,龙感湖作为目前中部地区最大的化纤纺织面料生产基地、黄冈纺织产业链链长单位,如何大干“项目建设年”,建设“百亿现代纺织城”?龙感湖管理区党工委书记、主任高维鹏接受记者采访。
高维鹏
龙感湖管理区党工委书记、主任
Q
问:全市“新春第一会”提出“聚力建支点、项目建设年”鲜明导向。龙感湖管理区如何立足自身优势,有哪些贯彻落实打算?
A
答:全市“新春第一会”主题鲜明,围绕支点建设,对标“三个更高”,以“项目建设年”为抓手,提出“做大总量,提升能级”关键任务,明晰“九个狠抓”攻坚路径,站位高、措施实、气场强,为全市大干项目、加快发展指明方向,吹响项目建设集结号,打响战略落地发令枪。
龙感湖管理区作为黄冈纺织产业链链长单位,认真履行使命职责,“一门心思”抓纺织产业、促工业倍增,龙感湖纺织集群被连续认定为“湖北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过去一年,全区工业规上企业突破6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达到28.4%、13.2%和36.9%。工业用电量近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26%。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工业经济势头迅猛。
我们成功举办龙感湖·中纺联全国长丝织造职业技能大赛,获评“中国长丝织造·新型纺织面料产业基地”。全市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先后两次选点我区,龙感湖产业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加大投入,提档升级“一级公路”、建成湖畔花园人才公寓,高标准建设农垦公园、湖畔酒店,打造城市会客厅,城市面貌大幅提升、城镇功能显著增强,有力推动了“产、城、人”的良性互动。
我们有基础、有信心、有能力,在“项目建设年”中,以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抓实项目载体,锚定百亿纺织集群目标,加快建设中部纺织面料生产基地和交易中心,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农垦新城,为建功支点建设和黄冈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Q
问:取得成绩来之不易,下步围绕“做大总量,提升能级”的关键任务,“大干快干项目”的工作要求,龙感湖有哪些举措推动项目落地?
A
答:我们将坚持“工业强区、产业兴区”的工作思路,推动工业倍增,做强主导产业,突出三个“聚力”,加快项目落地。
一是聚力主导产业,大干快上建项目。坚持年度“双十工程”工作机制,不断强化重点项目对发展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推动闽商盛龙智慧纺织园、峰诚凌羊毛衫产业园、华兆林纺织品一体化、无染彩35万锭缝纫线、新能投科创园、霞客20万吨再生聚酯纤维、未来城智慧渔业、三峡电能天勤热电联产、大唐农风光储等10亿元以上大项目,做强龙头、壮大规模。狠抓产业招商、以商招商,积极对接九江石化产业园、小池绿色印染产业园,力争全年新引进产业支点项目25个,投资额过100亿元,完善链条,增强实力。目前,已新签约项目6个,协议总投资37.8亿元。
二是聚力补短强弱,精准策划谋项目。重点围绕“补产业链条短板、补城镇功能短板、补民生服务短板、补绿色发展短板”,2025年谋划实施项目62个,总投资113亿元,确保实现固投同比增长35%以上。我们计划再用两年时间,实现纺纱100万锭、织布4万台套,打通长丝、染整两个环节,打造百亿特色纺织产业集群。在现代农业方面,依托齐农生态农业示范园、未来城智慧渔业等大基地、大项目,延链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积极打造农业产业化示范。
三是聚力要素支撑,优化服务促项目。坚持“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流服务、一抓到底”的服务模式,提供全周期全方位的项目落地保障。用好龙感湖纺织贸易产业园,引进“供应链”服务主体,加强金融、产学研合作和产业重点实验室建设,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前置用能、用地、用工服务,加快盘活存量土地,提升要素保障的便利度、耦合度,切实加快项目落地、入库、投产、达效。
Q
问:对标“拼、抢、进”的作风要求,龙感湖如何推动作风建设融入项目攻坚,取得更好实效?
A
答:优良作风是战斗力,更是生产力。我们将围绕目标,狠抓落实,大力开展“三比三看”行动,比担当,看项目推进速度;比创新,看破解难题成效;比服务,看企业满意度,树立服务项目、服务发展的鲜明用人导向,激发党员干部“拼”的意识、“抢”的状态、“进”的作为,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全力推动城乡建设,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把规划图变施工图,把项目库变实景图,在黄冈“聚力建支点,大干项目年”中展现龙感湖作为。
编辑 | 李奕漫 初审 | 叶涵莹 终审 | 商中胜
来源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占焕军 熊庆萍 通讯员 石磊 严颖)
出品 |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