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以首季开门红促全年满堂彩

2025-03-16 08:46  

黄冈是湖北东向开放的桥头堡,是武汉都市圈连接大别山的耦合地带。

去年,黄冈市经济总量跨越3000亿元大关,达到3216.65亿元,连续14个季度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增速均领跑大别山区周边城市。

年初以来,全市上下明确“依托都市圈、辐射大别山”发展战略,齐心协力推动经济工作开好局、起好步,着力提升黄冈发展能级,加快推动武汉都市圈发展势能向大别山地区传导,全力扩大战略支点向东、向北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3月13日,黄冈市举行“聚力建支点·夺取开门红”县市长(局长)话经济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俊介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情况。

一季度全市重点项目投资总量居全省第三

一季度全市集中开工重点项目241个、总投资1700亿元,投资总量居全省第3。

预计全市一季度入库项目450个、入库投资600亿元以上,创历史新高。

1-2月,全市固投增长9%,增速居全省第4。

“一季度项目开工、入库、投资均实现开门红。”发布会上,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蔡伟介绍。

今年以来,发改部门全力推动政策靠前发力、项目靠前实施、任务靠前落地,推动项目应开尽开、能快则快。

争资争项打好主动仗。围绕政策所向、发展所需、民生所望,全市已储备2025年度争取资金项目703个、总投资1461亿元。目前,已申报2025年度第一批次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两批次超长期特别国债、两批次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517个。

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推进生产性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加快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多样化延伸,推动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截至2月底,全市新进规入库重点服务业企业53家,提前实现开门红目标。

蔡伟介绍,去年,黄冈市经营主体突破84万户、稳居全省第3位,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今年,将统筹抓好促生产、降成本、优环境,坚定不移支持企业家一心一意干事业、心无旁骛谋发展。

工业呈现复工快生产稳预期好态势

“全市拿出600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开门红,春节不停产企业291家,277家企业春节生产好于去年同期,全面复工比预期提前3天,工业呈现复工快、生产稳、预期好的态势。”发布会上,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晓东介绍。

举办农产品展销会,先后为骏源豆制品争取订单1132万元,为佳农食品争取订单5500万元;

赴天津瑞普生物总部对接,争取追加投资1亿元;

帮助麻城大别山电厂与市内用电大户签订直购电订单8400万元。

今年以来,全市经信系统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开门红、开门好”部署,强化“支点意识”,以“首季必胜”的决心、起步就冲刺的干劲,全力拼开局。

优化服务,架起政企“连心桥”。印发2025年服务企业方案,建立“领导包保、部门包联、市场主体评价”服务企业机制。市直91家单位包保148家重点企业和亿元增长点,市县两级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包保服务全覆盖。1-2月,已协调解决企业问题96个。

聚焦痛点,供需撮合“跑订单”。针对企业产能释放不够的问题,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跑订单”活动。1-2月,全市开展“我为企业跑订单”活动180次,新增订单22亿元。

培育主体,壮大工业“基本盘”。建立企业进规培育库,靶向施策,今年以来新增规上企业144家,规上工业企业达到1785家;力争培育新祥云等5家企业进入年产值10亿元俱乐部,年产值过10亿元企业将达到32家;培育铭宇水晶等6家企业年产值过5亿元,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0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20家。

狠抓项目,做强增长“硬支撑”。聚焦传统产业升级抓技改,1-2月,推动亚东水泥熟料等23个项目入库,3月计划入库技改项目36个,力争一季度技改投资33亿元。聚焦新兴产业壮大招项目,今年以来全市新签约制造业项目123个。聚焦抢抓政策机遇争资金,抢抓“两新”“两重”加力扩围机遇,今年申报第一批设备更新国债项目45个、光电子信息“两新”项目5个,省级高质量专项项目85个。

80项任务清单全面激活消费“主引擎”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我市出台《黄冈市“消费提振年”实施方案》,从基础型消费、改善型消费、创新型消费等8个方面,制定25项具体举措、明确80项任务清单,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赛事经济等新业态,全面激活消费‘主引擎’。”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肖红军说。

实施消费提振专项行动,畅通经济循环。以“消费提振年”踏青消费季为主题,先后举办各类促消费活动260场次、拉动消费超15亿元,发放“惠购黄冈”零售餐饮券600万元、拉动消费5000万元,重点监测50家企业实现销售额10.4亿元、同比增长10.3%。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惠民升级”机遇,开展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宣传进商圈、进社区、进展会、进企业、进农村“五进”行动,3000余家市场主体参与以旧换新、数量较上年翻一番。截至目前,汽车更新2000余台,家电、家居、3C数码产品销售额超4.7亿元、居全省前列。

实施对外开放突围行动,增强发展动能。加快发展跨境电商、中间品贸易、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等新业态,组织120家外贸企业入驻湖北国际贸易数字化平台,助力企业降本增效;106家中小微企业实现出口信用保险全覆盖,有效解决融资成本高、开拓市场难等问题,蕲艾、茶叶等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组织32家重点外贸企业申报广交会展位48个,抓紧筹备参加消博会、链博会等国际国内知名展会,搭建企业“走出去拓市场”平台,组织本土重点商贸企业拓展海外直采业务,助力中粮家佳康冷鲜肉供港出口,进一步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加速推动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

实施市场主体培育行动,夯实产业支撑。聚焦商贸发展短板弱项,紧密对接跟踪平台经济、总部经济、采购中心、汽车流通服务、物流配送中心、冷链仓储中心、供应链等龙头企业,全程服务500家重点商贸企业、精准滴灌260个新增长点,“一企一策”指导400家商贸企业入库纳统、居市州前列。聚焦外向型企业难点痛点,指导香江电器、兴和电力、美格新能源等3家企业申报海关AEO高级认证,新增出口实绩企业18家、进出口备案企业35家、活鳗养殖基地备案企业1家,蓝帆医疗等外资企业落户黄冈投资兴业。

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

“今年以来,市文旅局围绕建成支点,赋能主城崛起,聚焦项目建设,提振文旅消费,积极培育文化旅游支柱产业。”发布会上,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涂宝峰介绍。

以“东坡庙会”为平台,文化惠民更优质。春节以来,以“逛东坡庙会·来黄冈过年”为主题,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300余场次,惠及群众300余万人次。通过“文化引流+消费激活”双轮驱动,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与《遇见东坡》沉浸式话剧、罗田余三胜剧场等“庙会三宝”等系列产品消费场景形成“组合拳”,进一步提升了“东坡庙会”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以“文旅品牌”为引领,宣传营销有成效。以“大美黄冈 此心安处”为主品牌,构建全平台宣传矩阵,通过中央及省市各级媒体和自媒体在全网开展2025“东坡庙会 回家过年”活动宣传,全网浏览量、热议度超过8000万人次。春节期间,龙灯巡游会、英山缠花、黄梅戏、岳家拳、浠水杂技、采莲船等多种黄冈非遗元素登上央视。到湖南、河南等地参加“知音湖北 花舞人间”2025“相约春天赏樱花”交流推介活动。围绕“红色研学”“苏东坡”“李时珍”“毕昇”等金字招牌,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文化IP,高频次宣传黄冈特色文旅资源。

以“文旅惠民券”为牵引,文旅市场消费劲头足。融合东坡文化、冰雪运动、温泉康养等特色资源,面向全国游客发放文旅惠民券19.2万张,核销率97.41%,在全省居前列。通过发放文旅消费券精准助力滑雪经济发展,春节期间英山桃花冲滑雪场日均接待游客4000余人次;罗田红花尖滑雪场月游客接待人次12.1万,综合收入同比增加11%。将养生文化与温泉资源融合,定向投放温泉类惠民券3万张,罗田三里畈温泉售出门票10.53万张,综合收入同比增加12.5%。

以“主城崛起”为目标,招商引资实现开门红。聚焦东坡文旅区、鄂黄桥头片区和叶路洲“三大片区”,建立立体化招商工作机制,积极招引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签约文旅项目26个,其中已开工项目12个。

来源 :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汪欢 通讯员 郭斯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3/0c00e6e10426f6b199dfae0e29049e0d.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