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平台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关键一环,是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人才、开展创新研发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黄冈市聚焦“2+2”主导产业创新需求,在市县联动上协同发力、在联合共建上借智借力、在服务产业上持续加力,加快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全市科技创新平台实现串点成线、聚点成网,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平台能级实现新跃升,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
2月20日,市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会召开。这一会议标志着黄冈正以“科创+产业”深度融合为路径,加快构建全域协同创新生态,彰显出黄冈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坚定决心与不懈努力。
平台能级跃升,核心领域成果频出
在提升平台能级的征程中,黄冈取得多个关键突破,抢占发展先机。
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引领行业前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牵头建设的“湖北省装配式绿色建筑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成立,打破了黄冈省级技术创新中心长期空白的局面,为获取更多科创资源筑牢根基。该中心整合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等省内数智化绿色建筑领域的优势科研力量,主攻绿色建材与废弃资源利用、装配式绿色建筑等关键共性技术难题。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我省建筑业朝着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引领绿色建筑领域发展潮流,助力打造“湖北建造”国际品牌。这不仅是黄冈的技术飞跃,更能在全省科技创新协同发展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创新。
省级重点实验室持续发力,攻克关键难题。黄冈师范学院与湖北省宏源药业公司等联合共建的“大别山道地药材种质改良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成功备案,这是我市12年来省级重点实验室增添的“新成员”,数量增至3家。该实验室紧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战略需求,以解决大别山道地药材良种匮乏、中药品质评价与药理药效研究基础薄弱等问题为目标,规划多个研究方向,有利于促进科研资源共享,提升全省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协同水平。
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整合资源,突破行业瓶颈。湖北省钢结构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获批备案,这不仅是黄冈首家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也是全省首个钢结构领域的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该联合体由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及3家高校等10家机构,围绕钢结构前沿技术和应用基础研究开展产学研合作,成功攻克钢结构全产业链发展中的多项“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2024年度,累计申请国内专利15项,授权专利近9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0件,《大型钢结构现场级中厚板智能焊接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2024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有力推动了钢结构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平台数量增长,创新网络渐趋完善
近年来,黄冈上下联动,因地制宜,攻坚克难,积极推动平台建设,既有质的有效提升,又有量的合理增长。
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区域覆盖,助力产业升级。我市积极布局产业技术研究院,实现了县(市、区)和重点主导产业“两个全覆盖”。各研究院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开展工作,如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专注于蕲艾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与开发,构建起涵盖蕲艾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体系,具备产品检测、实验研发等能力;绿色建材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钢构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开展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转化等活动,为团风县引进人才,组织企业申报科技进步奖和发明专利,推动当地产业升级。这些研究院成功搭建起了地方产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桥梁,促进了区域内创新要素集聚与协同创新。
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深化产学研合作,激发创新活力。我市高度重视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建设,目前已备案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29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7家。
这些创新中心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单位,有效破解企业建设研发平台时面临的人才、技术瓶颈。通过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活动,促进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麻城市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主导创建的“湖北省眼健康创新药物与贫血药物企校联合创新中心”,依托企业基础设施体系和研发实力,联合高校科研力量,在新药研发领域不断探索创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众多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的建设,加速了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
平台高效运营,创新成果加速转化
平台的高效运营催生大量科技创新成果,为黄冈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科研,推动成果落地。2024年,我市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实施科研课题589项,研发经费支出约7.74亿元。课题涵盖高端装备、医药化工、光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为产业创新提供有力技术支持。同时,转化科技成果155项,成果转化收入超6.57亿元;技术合同认定登记176项,年度技术合同成交额1.39亿元。这些成果的转化推动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创新,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与全省其他地区开展创新合作、实现协同发展提供丰富成果资源。
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发挥示范作用,推动产研融合。全市建成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6家,涵盖智能制造、菊花、石材、蕲艾、薯芋、钢构等领域。湖北中科产业技术研究院连续三年在省科技厅绩效评价中荣获优秀等次,拥有发明专利50件,2024年转化成果16项,获得直接转让收益1450.8万元,为应用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超9亿元。省蕲艾产业技术研究院选育蕲艾新品种3个,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2项、成果转化6项。省麻城集创产业技术研究院引进高层次人才10余名,转化研究院石材锯泥制备高强装配式构件技术、高活性胶凝材料、轻质石膏抹灰砂浆等科技成果3项,引进投资3.5亿元。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姜宽表示,将深入实施创新平台提能行动,加快构建以技术创新中心为龙头、重点实验室为骨干、新型研发机构为支撑的科技创新平台矩阵,建立创新平台绩效评价体系,实施“一平台一计划”,推动创新平台服务产业创新,助力湖北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贡献黄冈力量。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梅卓慧 通讯员 付从利 李秀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