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同款!藏在蕲春这个小镇

2025-03-19 08:50  

在武汉大学

标志性的孔雀蓝琉璃瓦随处可见

古色古香,深邃华丽

而这些“琉璃瓦”

正来源于黄冈市蕲春县管窑镇

70年代初,武汉大学因扩建和修缮教学楼及校舍需要,由校基建科向省轻工业局下属的硅酸盐公司提交10万片琉璃瓦生产计划,硅酸盐公司根据管窑擅长的拉胚及绿釉工艺优势,将10万片琉璃瓦的生产任务下达至管窑陶器厂。

历经半年时间,10万片琉璃瓦生产任务完成,后续管窑陶器厂未再生产同款琉璃瓦,此批琉璃瓦成为“武汉大学专款”,除武汉大学所用外,当年生产的少量余货及残次破损件目前散落在管窑厂附近。

1990年至2010年,将近20多年时间里,窑厂停工,人才流失,延续千年的窑火,在这短短二十年间愈发晦暗。

缺失了制陶业的管窑,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管窑。近年来,管窑镇重整行装,通过恢复生产、研学旅行、生产遗址改造等促进非遗技艺活态传承,以“文化+旅游”的模式引领陶艺文化产业发展。

一大批老厂房、旧窑棚在改造中涅槃重生。融合工业旅游、艺术展览、非遗传承和文创孵化的管窑国际艺术区(岚头矶工艺厂),文艺爱好者的摄影圣地——李家窑,农家私厨、轻奢民宿、咖啡酒吧等配套建设齐全的芦窑艺苑,还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工业化生产场景原貌的管窑厂,以及集展览展示、生产加工、陶艺培训研发于一体的“柿外陶园”,展现管窑的新形象。

来源:蕲春发布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3/e8d6e2c5f51f97e343454957c05e6cf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