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北省麻城市盐田河镇的西部边缘的群建村,于2016年由原邹家边村、蔡家山村、新建村三村合并而成。这里不仅是盐田河畔的一颗明珠,更是乡村振兴和文明创建的典范。全村版图面积8.84平方公里,总人口2369人,近年来,群建村以产业发展和文明创建为双轮驱动,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谱写了一曲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
小山村的大作为
群建村地处高山、中部、平原的交汇地带,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村两委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积极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产业路径,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群建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村两委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鼓励村民种植高效作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如今,群建村的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不仅在当地市场享有盛誉,还远销外地,成为村民增收的重要来源。
除了传统农业,群建村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积极探索“农旅综合体”模式,实现农旅深度融合。依托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群建村精心打造了一系列旅游景点和休闲项目,千亩红莲基地、紫薇花赏花基地等景点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通过整合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打造了一条集观光、休闲、体验、购物于一体的产业链条。游客们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美景,还可以品尝美食、购买农产品、参与农耕体验等活动,充分感受乡村的魅力和乐趣。
值得一提的是,群建村还积极发展庭院经济,将村民的“方寸之地”变成“创收之所”。通过引导和扶持村民在自家院落内种植花卉、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群建村形成了一条小而精的庭院经济带。这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还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来源,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把一三产业有机融合,建成“春踏青、夏赏花、秋垂钓、冬养生”的特色乡村,让乡亲们大步迈上致富之路。
新风尚的引领者
在产业发展的同时,群建村还高度重视文明创建工作。近年来,全村以思想引领、精神风貌、人居环境、基层治理为抓手,全面提升乡村文明程度。
在思想引领方面,村两委和党员带头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班、宣讲活动等形式,不断提高村民的政治觉悟和思想认识,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农村深入人心、落地生根。同时,群建村还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等主题教育,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精神风貌方面,群建村采用“移风易俗树新风、能人治村重教化、村规民约立规矩、榜样评选强引领、节能环保新农村”的五头并进方式,在全村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深入挖掘历史传说、家风家训、廉洁故事等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十大孝子、十大寿星、好妯娌、好婆媳、美德少年”等评选活动,引导村民树立尊老爱幼、和睦相处的良好家风。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六进六送”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用主题宣讲、文艺演出、文体活动等形式,引导村民树立勤劳致富、勤俭兴家的生活美德。以群众能接受、看得明、听得懂、做得到的形式传承孝善新风和引领核心价值观。
在人居环境方面,群建村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先规划后建设,确保规划具有前瞻性、科学性。通过实施“三清三改三建三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工程,不断改善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环境。如今,全村道路宽敞平坦、房屋错落有致、环境优美宜人。同时,还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和绿色生活方式,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和秸秆禁烧等活动,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在基层治理方面,群建村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的原则,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同时,群建村还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与帮扶单位结对共建为纽带,培育新农人、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
近年来,群建村的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省级文明村”“绿色示范村”“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荣誉称号。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群建村各项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更是对全村党员干部群众辛勤付出的认可和褒奖。
展望未来,群建村将继续以产业发展和文明创建为双轮驱动,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和全面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个美丽的小山村将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湖北日报客户端通讯员 王睿 江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