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聚变 黄梅县聚力打造百亿光通信材料产业集群

2025-03-25 08:38  

近日,在位于小池滨江新区的湖北科普达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技术研发中心主任李超正带领团队调试即将投产的拉伸流变挤出装置。

该设备由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院士团队与科普达公司合作研发,这意味着企业在光通信材料领域的技术攻关迈出关键一步。科普达公司深耕高分子改性材料领域20余年,累计获国家专利授权39件,并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光电线缆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4年,公司新三板挂牌上市并跻身创新层,产销量突破9.2万吨,产品获湖北省精品认定。

“传统设备对材料剪切塑化过强,易导致热降解,而新装置通过拉伸流变技术,像拉面一样温和处理材料,既保证塑化效果,又大幅提升产品寿命。”李超手持装置转子介绍道,公司与瞿金平院士团队共建联合研发实验室,围绕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护套料等关键材料开展攻关,实现“企业发榜、高校揭榜”的精准对接模式。预计今年6月新设备投产后,将推动生产效率提升30%,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当天,在距离科普达公司数公里的湖北欣盛达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项目负责人危志坚透露,公司一期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4月底设备进场后,5月即可投产。

“首笔7000万元订单将于10月交付,未来年产值预计能突破5亿元。”作为一家大型电线电缆企业,欣盛达的落地,是黄梅光通信材料产业链集聚效应的生动缩影。

欣盛达电线电缆项目投产后,可与科普达公司达成合作,通过科普达公司就近提供塑料颗粒,推进企业发展和光通信新材料产业持续壮大。

光通信材料产业是黄梅的主导产业之一。该县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融圈强链为突破口,锚定创新驱动与科技招商、产业招商,以“链式思维”推动产业聚变,全力打造百亿光通信材料产业集群。上游导体材料、中游电缆制造、下游通信电气设备等环节紧密衔接,吸引宇洪光电、时代精铜、双杰电气等20余家优质企业落户,形成“原料—加工—应用”全链条闭环。2024年,黄梅光通信材料产业规模突破60亿元,产值同比增长47%,集群效应初显。

“龙头企业的技术溢出和订单牵引,让中小配套企业有了靠山。”黄梅县科技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政策扶持、要素保障、专班服务,推动链上企业协同创新、共享资源。例如,科普达与宇洪光电合作研发的耐高温光缆护套料,已应用于5G基站建设,成本较进口产品降低40%。

作为武汉都市圈“光谷第九园”的重要承载地,小池科技产业园正以“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黄梅”的定位,深度融入“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园区内,科普达公司等企业为武汉烽火通信、长飞光纤等头部厂商提供关键材料,区域协作产值占比超60%。

“我县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使其成为武汉光通信产业链外溢的首选地。”黄梅县委常委、小池滨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商胜辉表示,园区通过“研发在武汉、转化在黄梅”“总部在武汉、生产在黄梅”等模式,实现人才、技术、资本跨区域流动,打造武汉光通信产业配套基地。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徐宽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3/129820af51d736a666d9ddc58b8046a2.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