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鲁娜)3月15日,记者从武穴文曲戏研究院获悉,其与黄冈师范学院联合出品的大型现代文曲戏《广济往事》荣获第五届湖北艺术节展演优秀剧目奖。
《广济往事》以“小人物、大历史”的叙事视角,在舞台上掀起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灵魂风暴。它以抗日战争时期“武汉会战”为历史背景,聚焦“田家镇保卫战”前夕,广济县梅川镇即将沦陷的危急时刻,将镜头对准百年老字号“大布周”的存亡抉择。三千匹大布,既是家族几代人的心血,更是支援前线将士御寒的珍贵物资。女主人公林冬梅在战火中坚守“诚信为本”的家训,从视布如命的商贾之女蜕变为舍家为国的民族斗士,其个人觉醒映射出中华儿女面对外敌入侵时的集体血性与大义。
2023年6月,《广济往事》参加了第十一届湖北省黄梅戏艺术节。同年10月,参加第五届湖北省地方戏曲艺术节,并入选2023年黄冈市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2024年,该剧入选“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扶持项目”和“2024年度戏剧中国优秀剧目”,并进京演出,收获专家与观众的双重盛赞。
随着演出舞台越来越大,《广济往事》的主演王必庭感触颇深,他在剧中饰演周天明。王必庭说:“作为一名文曲戏演员,《广济往事》获奖,我感到很高兴,这说明武穴本地剧种文曲戏有发展前景,也让我更加坚定要做好文曲戏的传承工作,不辜负戏迷和群众的信任与关爱。”
每一次演出都是对自己的锤炼,是对自我提出的更高要求。“艺无止境,每次演出对角色都有新的感悟。”王必庭说,这种感悟不单单来自舞台上的表演,更多的是感受到了文曲戏的文词、南词、四板、秋江等独有的声腔之美。
文曲戏的未来,既需坚守“一曲文词半湖烟”的乡土根脉,更要以“创造性转化”回应时代命题。唯有通过艺术本体创新、传播生态重构与社会价值重估,方能让这一“湖区的清音”真正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本土与世界的文化桥梁。
来源:黄冈日报
编辑:汪泽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