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时节,蕲春县蕲桑生态农业种植基地里,村民正忙着田间管理。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黄冈市果茶科技服务队的农艺师——徐丽荣。
“徐专家的手机24小时开机,遇到难题,只要一个电话就会赶来。”种植大户徐新文赞不绝口。今年,徐新文种植果树300余亩,在肥料选择和品种搭配上遇到难题,打完电话后,徐丽荣上门帮忙选择肥料。当前正值果树发枝、开花的关键时期,徐丽荣争取农业部门的支持,为企业和种植大户送来春耕物资,手把手传授技术,有效降低了劳动成本。
大地回春,千里田畴,一幅幅春耕备耕图在全市各地徐徐展开。画卷中,最亮眼的是农技专家们的身影。
3月以来,黄冈市农科院组建水稻、棉麦、油菜、果茶、蔬菜(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和畜牧8支科技服务队服务春耕生产。专家们将实验室搬到田埂上,将科技送到田间地头,用“云端课堂”破解春耕难题,为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田头逐高产,不负好农时。记者直击一线,且看农业科技服务队如何让春耕更高效!
服务提质:8支科技服务队下沉一线,推良种送良技
3月1日,黄冈市农科院院长、省级科技特派员涂军明带领水稻专家李兴华、王欢等,来到位于浠水县的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科技服务。
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浠水县4个乡镇11个村流转了6400亩土地。负责人黄金安介绍,近年来,长沙米粉、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云南过桥米线、广东肠粉等产品风靡市场,这些美食主要原料都以早籼稻米为主,使得早稻需求旺盛,且单价比中晚稻高。
根据市场需求和合作社的实际,专家组向禾溢园合作社力推农科院自主培养的良种——早稻新品种米粉专用稻(浠粉稻1号)。
春耕期间,市农科院科技服务队下沉一线,推良种送良技,将服务做到了企业的心坎上。这样的好故事,常态化地上演。
秧好一半禾,苗好七分收。3月13日,黄冈市农科院水稻专家、市级科技特派员曹志刚、张文超、邓秋雨赴蕲春县赤东镇原种场,就早稻及再生稻工厂化育秧技术进行交流指导。就如何提高种子的发芽率、秧苗的壮实度,为企业授技解惑。
不仅是水稻。入春后,油菜、茶叶、渔业、蔬菜、果木等迎来了春管的关键时期。黄冈市农科院依托国家、省级产业技术平台,联合市、县农业农村部门农技人员走进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开展统防统治,确保全年稳产丰收。
黄冈市农科院院长涂军明介绍,自2月底,黄冈市农科院共成立8支科技服务队,奔赴10个县市区开展科技服务。专家们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推良种送良技,将科技服务精准到“根”。
专家奔赴一线指导,科技服务提质增效。目前,8支农技服务队的4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苗情普查20次,解决春管春防问题63项。传授集中育秧,“双早双直播”“早直晚抛”“早晚机插”,油菜、小麦无人机“飞防”等绿色轻简化栽培技术。其中,小麦“一喷三防”赤霉病病粒减少50%以上,千粒重增加10%以上;油菜“一促四防”技术菌核病防效提高10%,农药减施20%以上。
创新突围:“云端”助春耕,“远水”也可解“近渴”
“大家还有不懂的可以在下方打字留言,我们会一一解答。”2月13日,黄冈市农科院首期“科技助力春耕备耕——空中大讲堂”直播活动举行,高级农艺师戴宝生、黄威两位专家“云端开讲”,与网民热烈互动。
黄冈市是农业大市,农业对科技的需求旺盛。如何打破时间和物理空间的限制,让更多农民享受到农技专家的“春耕科技大礼包”?
今年,市农科院创新方法,组织专家开展“空中大讲堂”,采用“云端授课+实地答疑”的创新模式,让种植户、农技人员直播间里学农技。
目前,通过“云端”课堂,专家们举行《大球盖菇绿色栽培技术》《越冬综合征的发生及防控》《油菜和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青甘蓝高产栽培技术》等直播活动。
3月6日,市农科院中药材专家夏振洲做客“空中大讲堂”,以我市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为主线,就我市中药材产业情况、存在问题、种植技术要领及政府支持政策,进行讲授,实现了药材种植与政策宣讲的“无缝对接”。
面对药农提出的怎么保持新引进药材的道地性、如何安全防虫害等问题,结合黄冈的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专家们在线开出“科技处方”。
药材种植大户黄新月边看直播,边与专家互动。通过直播,专家聚焦问题手把手教技术,把政策掰开了、揉碎了讲,帮助种植户厘清管理思路。他感慨地说:“直播间里学农技,省时省力有用,这样的‘远水’解了我们的‘近渴’!”
目前,市农科院已开展13场线上直播活动,单场最高观看量达3000人次,收看人群覆盖全市10个农业主产县区,累计观看量突破2万人次。专家们还将技术要点拍摄成短视频,在“i黄冈”APP上推送,根据需要,农户们可随时观看,实现春耕服务“不下线”。
湖北省农科院农技推广专家姚明华点赞道,市农科院通过“互联网+农技推广”新模式,实现了科技服务从“线下跑”到“线上教”的转变,让春耕生产技术更快直达田间地头,“远水”也可解“近渴”。
送“智”又送“礼”:科研单位+农企,答好春耕“增效题”
在湖北驹龙园茶业有限公司,通过院企合作引进的枣油桃、花桃、白玉枇杷、脆杮等果木,在春天泛起涟漪,生机勃发。
湖北驹龙园茶业有限公司是湖北著名的茶企业,也是市农科院科技特派员的驻点企业。自2018年以来,黄冈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陈展鹏作为湖北省三区人才常驻驹龙园开展科技服务,并担任驹龙园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
7年来,市农科院发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的桥梁作用,经常组织省市专家,为企业发展把脉问诊,送技开方,献智出力。
通过牵手市农科院,公司将果茶与文旅结合,实现茶园赏花观景、采摘体验、品茗养生等多元化发展,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每到春夏之际,将大地装点得如梦如幻,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3月21日,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站长陈展鹏再次组织省市级专家团队来到公司,围绕春季茶园管理、配套栽培技术和高档优质春茶质量控制等展开专题研讨,共答春耕“增效题”。
研讨后,今年公司将转化茶叶肥水科学调控技术、高档优质茶叶质量控制技术等8项新技术,将为公司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无独有偶。在红安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市农科院就派出精英服务团队送智又送礼,助力企业春耕生产。
3月13日,市农科院向红安瑞沣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捐赠高档生物有机肥10吨,红薯脱毒种苗2000株,优质果树苗500棵,鳜鱼鱼苗300尾,技术手册1000册。
3月20日,市农科院科技服务队来到东坡粮油集团,针对企业发展需求,开展深度对接。市农科院将着力开展高档优质稻、低GI水稻功能稻、控糖优质稻等新品种选育工作,并向该集团赠送水稻良种1000公斤。
牵手农企,共答春耕“增效题”。截至3月24日,黄冈市农科院科技服务队下沉到50余家农业企业、种植养殖合作社,开展深度合作14家,技术指导2000余人次,赠送物资10万余元,让春耕更高效。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一幅幅科技兴农、绿色发展的春耕画卷正在黄冈大地徐徐展开。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维 通讯员 蒋艳艳)
责任编辑:龚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