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风采录》-----由黄冈市融媒体中心与黄州思源实验学校联合制作播出。今天为您播出的是缅怀潭秋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好少年——黄州思源实验学校学子陈潭秋故居祭扫行。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光芒如星辰闪耀,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总有一些英雄事迹,如洪钟大吕,激荡着后人奋进的心灵。近期,黄州思源实验学校汪家墩校区、陈潭秋校区政教处与共青团、少先队联合发起了“缅怀潭秋英烈,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好少年” 为主题的清明祭扫烈士墓活动,追寻先烈足迹,汲取奋进力量。
祭扫仪式,敬奉赤诚之心
故居前的庭院,阳光斑驳,气氛庄重肃穆。全体师生整齐列队,祭扫仪式正式拉开帷幕。伴随着激昂而又略带悲壮的旋律,学生代表迈着沉稳的步伐,向陈潭秋烈士塑像敬献鲜花。那一枝枝鲜花,承载着同学们最真挚的敬意与追思。随后,全体师生低头默哀,一分钟的寂静,却似有千言万语在心底流淌,同学们脑海中浮现出烈士为革命奔波、不惧牺牲的画面,感恩之情溢满心间。默哀毕,大家举起右手,庄严宣誓:“继承先烈遗志,弘扬革命精神,勤奋学习,报效祖国!”誓言铮铮,在故居上空回荡,这是新一代对先辈的承诺,也是红色火炬交接的有力见证。最后,汪家墩校区入团积极分子方东和陈潭秋校区团员代表张佳怡发言,他们表示要时刻记着自己的历史使命、好好学习,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祖国的共产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聆听故事,感悟精神伟力
仪式结束后,故居的讲解员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历史课堂”。陈潭秋烈士的一生在话语间徐徐展开:他早年投身革命,参与创建党的早期组织,为传播马克思主义四处奔走;在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无论是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还是恶劣的生存环境,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机密,直至为革命献出宝贵的生命。一个个细节、一段段经历,让同学们身临其境般感受到了烈士的英勇无畏与崇高信仰。当听到陈潭秋在狱中遭受酷刑却绝不吐露半字时,不少同学眼眶湿润,内心被深深震撼。这种震撼化作奋进的动力,激励着大家在学习与生活中,以烈士为榜样,砥砺前行,永不言弃。
故居寻根,初触英魂之光
当同学们踏入陈潭秋故居这片充满历史底蕴的土地,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革命年代。古朴的建筑静静矗立,青瓦灰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每一扇门窗、每一处角落,都留存着陈潭秋烈士成长与奋斗的印记。走进屋内,简陋的陈设映入眼帘,陈旧的桌椅、泛黄的书卷,它们见证了一位革命先驱在艰苦环境下,如何心怀救国理想,刻苦求学、探索真理。在这里,同学们初步感受到了陈潭秋烈士为民族解放事业扎根奋斗的坚毅力量,那股力量如同一颗火种,悄然在少年们的心间种下。
返程奋进,续写时代新篇
随着夕阳西下,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返程之路。此次陈潭秋故居祭扫之行,不再是一场简单的外出活动,而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次精神的充电。一路上,大家交流着心得体会,纷纷表示要将陈潭秋烈士的精神融入日常学习,攻克难题时多一份坚毅,面对挫折时添一份勇气,用知识武装自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回到校园,这份红色热情仍在延续,教室中、走廊上,处处能听到同学们讨论烈士事迹、规划未来努力方向的声音。相信在陈潭秋等先烈精神的滋养下,黄州思源实验学校的学子们必将茁壮成长,在新时代的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永绽光芒!
愿先烈安息,盼吾辈奋进!这场祭扫之旅,已在同学们心中埋下希望与担当的种子,未来,它们必将长成参天大树。
今天的《思源风采录》感谢您的收听,编辑:丁一峰,通讯单位:黄州思源实验学校 ,监制:邹俊,播音:燕子,我们下期再见!
编辑:佘筱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