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王慧)为丰富馆藏标本,做好黄冈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再评估准备工作,3月26日,黄冈大别山地质博物馆组织专业人员前往罗田、英山大别山世界地质公园,开展岩石标本采集工作,为地质公园的科普教育和再评估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本次野外采集工作邀请到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后、助理研究员邹凤辉担任技术指导。在邹凤辉的带领下,采集人员先后前往罗田县黄土岭古陆核地质遗迹保护点、栗子坳新太古代“TTG岩系”地质遗迹保护点、朱家河高压榴辉岩以及英山陶家山超高压榴辉岩地质遗迹点,共采集岩石标本约60块。
“这两块片麻岩颜色不同,主要是因为暗色矿物含量的差异,如辉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含量越高,岩石颜色越深。”在采集过程中,邹凤辉结合现场标本,深入讲解岩石的矿物成分及风化作用对岩石的影响。采集人员通过此次实地学习,将理论知识与野外地质实践紧密结合,进一步提升了科普讲解及研学活动策划的能力。
来源:黄冈日报
编辑:汪泽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