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有鄂东粮乡之称的麻城市铁门岗乡,田间地头处处呈现繁忙的春耕景象。全乡通过多种方法、多种措施,积极争“四早”,全力推进春耕生产。
早部署,优化春耕布局。“无农不稳”,铁门岗乡党委、政府始终重视农业生产。早在3月初,就连续召开2次农业工作专题会,将春耕目标和任务细化到23个行政村及相关行政服务单位。乡主管农业领导深入调研,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聚焦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协调农资商户备足种子、化肥、农膜等春耕物资,同时确保大型农机具全面检修完毕,随时待命,营造出全乡支持农业生产的良好氛围。
早清淤,提升灌溉能力。兴隆寺村组织20多位村民,配合不停作业的挖土机,一同清理池塘淤泥。共清理4口当家塘,疏通渠道480米,不仅有效解决了周边260余亩农田的灌溉问题,还保障了100余人的生活用水。村民陈大爷称赞道:“水对咱种田人太重要了,这清淤工程做得好啊!”
早育秧,打造品牌促增收。富岗村水稻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其中“兴隆珠两优5298”品种凭借优良品质畅销各地。近年来,富岗村致力于打造“铁门大米”品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朝着优质方向发展。富岗村富益种植合作社负责人杨金明表示,今年仍主选“兴隆珠两优5298”品种。为了育好秧,育秧工作提前一周就开始筹备,合作社早早着手进行苗床整理与培肥。育秧前,先通过晒种打破种子休眠期,然后将种子浸泡72小时。选在晴朗无风的上午,开启育秧流程,依次经过晒种、泡种、撒种、铺肥、盖膜等环节。大约45天后,秧苗便能茁壮成长。
早用“智”,科技助力春耕。当下正值小麦春管关键期,在富岗村荷英家庭农场,种植户徐师傅抓住晴好天气,使用植保无人机为小麦喷洒除草剂,以科技赋能田间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在农场的小麦种植基地,徐师傅熟练地调配农药、安装电池、调试无人机、预设播撒区域,随后无人机起飞,沿着预设航线在麦田上方穿梭,均匀喷洒药剂。徐师傅表示,相比人工打药,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让农业生产又快又好。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王春宝 訚婧 戴军)
编辑:龚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