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南麓,长江之滨,一场关于“油瓶子”的产业革命正在悄然上演。4月的黄冈,金灿灿的油菜花海刚刚褪去盛装,中粮粮油工业(黄冈)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里,金黄的菜籽正经历着从“黑珍珠”到“黄金液”的奇妙蝶变。在这里,传承千年的榨油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交融,谱写着食用植物油加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科技创新催生“舌尖革命”
“滋滋——”在黄冈维也纳酒店的后厨,大厨高师傅将新启封的甜香型浓香菜籽油倒入热锅,独特的焦糖香气瞬间升腾。“这种油炒出来的回锅肉,既保留了传统风味,又多了份清甜,客人们说吃出了小时候的味道。”高师傅边翻炒边感叹。
这种引发餐饮界追捧的甜香型菜籽油,正是中粮黄冈2024年的创新力作。中粮黄冈地处油菜籽重要产区,在油菜籽精深加工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市面上菜籽油主要呈现出了烤香味、腌菜味、辛辣味、焦煳味、生青味、甜香味等风味属性,随着工艺条件的变化,各风味属性强度和消费者喜好度会随之变化。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菜籽油风味多元化的需求,中粮黄冈对菜籽油加工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对不同工艺参数的调控,掌握了菜籽油风味物质的变化趋势,实现菜籽油不同风味属性的定制化生产,并研究出了连续化留香工艺,进一步减少了风味物质的散失,极大程度保留了菜籽油产品特有风味。
2024年,通过对不同风味属性菜籽油的复配,进一步丰富了菜籽油风味类型,其中以甜香型风味为主的浓香菜籽油新品,受到了餐饮行业的好评,为黄冈市油菜籽产业链良性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干净整洁的研发实验室里,技术中心主任沈益烈向记者展示着色谱质谱联用仪上的波动曲线:“我们精准锁定关键风味物质,通过调控炒籽温度、压榨压力等多项核心参数,让菜籽油既能呈现焦糖甜香,也可定制坚果醇香。”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科技创新贯穿全链条。企业独创的“低温留香技术”让传统压榨工艺焕发新生。在生产线上,炒籽温度误差精确控制在2℃以内,高精度调控榨油机压榨间隙,最大限度锁住目标风味物质,确保油品风味浓厚。数据显示,新工艺使特征风味物质留存率提升10 %以上。
小油瓶里的大民生
中午11点,黄冈遗爱湖学校食堂飘出阵阵饭香。厨师长正用福临门学生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烹制中餐,“这油炒菜不起烟,孩子们都说青菜更清甜了”。油瓶上醒目的“7%α-亚麻酸”标识,承载着科研人员的心血——通过3种植物油科学配比,既满足青少年脑发育需求,又将饱和脂肪酸控制在20%以下。
中粮福临门学生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其名称中的“营养餐”正是中粮黄冈深思熟虑后特意打造的卖点。营养不仅仅是安全、健康的基础,更是满足学生人群更高层次、更科学需求的关键。福临门学生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以高标准、高品质为准则,滋养着未来之星,为他们的茁壮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活力。
小油瓶里装着大民生。
这种改变源于对需求的精准把握。研发团队走访三省九市采集2000份样本,发现青少年日均α-亚麻酸摄入量仅为推荐值的46%。经过217次配方试验,最终选定大豆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等特种油源,采用充氮保鲜技术解决易氧化难题。
产品中α-亚麻酸的含量高达7%以上,远超市场上同类产品Ω-3脂肪酸(α-亚麻酸)>4%的标准。这一高含量的α-亚麻酸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大脑发育的需求,还能促进神经细胞活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同时,通过强化维生素A和富含维生素E的科学配比,中粮福临门学生营养餐专用食用植物调和油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营养支持。
维生素A含量≥500 (微克/100克),维生素E含量≥12(毫克/100克),这样的组合与7%的α-亚麻酸配比,在满足学生对α-亚麻酸摄入需求的同时,全面均衡维护暗视力,并有助于维护皮肤和黏膜的健康,是一款具有科研依据、专为学生成长设计的全方位食用植物油解决方案。
“营养升级是场静悄悄的革命。”中粮黄冈总经理任泓指着国家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数据说。如今,这条中粮黄冈生产专线年产能达12万吨,可满足华中地区学生需求。
产业链上的振兴密码
在武穴万亩油菜基地,种粮大户陈建国正用手机查看智慧农业平台。“企业给的订单价每斤高两毛,还派专家指导绿色种植。”他算着账:500亩油菜实行稻油轮作,亩产提高30公斤,加上精深加工溢价,年增收超15万元。
在推进油菜产业化种植的进程中,中粮黄冈提出了“扶持大户、规范种采、高产稳产、优质优价”的十六字方针,引导农民种植非转基因低芥酸菜籽品种,从产业链上游入手推行精细化管理,实现国产油料优质优价。2025年公司打造50亩专属“油菜种植基地”,夯实“精准农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一条龙的油菜籽产业化发展基础,发挥上下游的相互拉动作用,通过产地专属、绿色种植实现品牌增值、销售溢价,反过来再带动上游增收,让上下游分享增值收益,实现共赢。
每年油菜籽上市后,黄冈工厂主动担起收购主体的责任,服务三农,让农民增收。公司坚守“沿江菜籽战略”和做好“区域深耕”的理念,采取坐厂挂牌收购,直接面向广大种植户、农村经纪人收购。2024年收购菜籽6000吨,收购价格最高达6500元/吨,进一步推动了油菜籽市场行情的上涨态势,也带动了相关联的菜籽贸易商和油厂收购的积极性。
中粮黄冈打造的“科技+基地+农户”模式,正在重构油菜产业生态。企业联合华中农大选育出“大地199”等低芥酸菜籽品种,建立从种植到加工的近20项标准体系。
数据见证蝶变:2024年,中粮黄冈实现产值21亿元,带动上下游创造近千个就业岗位。更令人欣喜的是,科技创新正培育新质生产力。公司持续加大对“家香味”“荆楚花”等系列菜籽油品牌建设的投入。同时,积极申报“中国好油”“荆楚好粮油”“湖北省菜籽油”等项目,进一步促进“湖北品牌”做大做强。紧紧围绕“菜籽油加工龙头企业培育项目”,购置粮油加工关键设备,全力推动菜籽油生产线的工艺、装备、技术改造升级,挖掘深加工及副产品综合利用,进一步丰富产品种类,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和市场占有率。计划工艺、技术升级项目有百余项,每年投资过千万元。
“我们要做中国好油的代言人。”望着生产线,中粮黄冈总经理任泓充满信心。未来,消费者通过手机APP即可定制专属风味,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将让“从田间到餐桌”的追溯更透明。
夕阳西下,大别山层林尽染。粮油批发市场里,来自湖北全省各地和周边安徽、河南、江西、湖南临省的客商们正将“中粮黄冈造”装车。“这油炒菜香,卖得俏!”商户老李的笑声里,飘散着菜籽油的醇香。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一曲新时代的“油”韵长歌正激昂奏响......
来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邹德祥 通讯员 张月 文星
编辑:毛紫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