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物档案:董河碧珍
董河茶园海拔301米,远离城区,无工业污染,土壤肥沃,受长江及策湖水体效应,朝暮云绕雾障,营造了适合茶树生长的独特小气候。茶园不打农药,坚持物理防治。制作用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茶叶汤色亮绿,叶色翠绿,清香入鼻,回味甘甜。
董河碧珍茶简介
产品特色
汤色亮绿,叶色翠绿,清香入鼻,回味甘甜
产品认证
绿色食品
茶园地址
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散花镇董河村九组
联系方式
联系人:董少兵
电话:15926790693
记者探访:科技富农 茗香远扬
春茶吐翠,茶香满园。在散花镇董河茶园,茶农们正忙着采摘今春第一茬嫩芽。作为一家老茶企,近年来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深耕“茶科技”、做强“茶文章”,滋养富民产业,擦亮了“董河碧珍”品牌。
茶农采茶忙
翠绿的茶树布满山头,一排排茶树紧密相连。眼前,正是董河村9组村民朱依明一年中最忙的时候。年过七旬的朱依明管理着村里的0.5亩茶园,由于老人勤劳,这一小块地的茶叶每年能给她带来5000多元的收入。
散花镇董河村9组村民 朱依明:像我们这些老人,已经摘了200多元,采多少得多少。
不远处正在忙着采茶的同村村民王桥,她管理了村里将近1亩茶园,有着四、五年的采茶经验,每天晨雾未散时,她便已穿梭在茶垄间,双手翻飞采摘鲜嫩芽头。
散花镇董河村9组村民 王桥:好早就来采茶叶了,我一天能采6斤,收入一亩差不多有七八千块,肯定比种地划得来。
百年茶乡 科教导耕
董河村是我县重要产茶区,种植茶叶有数百年的历史。每年来自国家和省、市、县的茶叶专家都会科技下乡,为董河村村民开展春茶生产技术培训,指导茶农春管生产,助力茶园增产、茶农增收。
浠水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董少兵:采取的是与农科院合作,是湖北省农科院实验基地,科学管理、科学防治。种出来的茶叶,喝着是一种栗香味,喝到最后嘴里很甜。农科院给我们提供技术指导。生物防治,有机肥的施用,病虫防治,技术全部由他们提供。
科技赋能 品牌升级
山间茶农“采茶忙”,山边茶厂“茶芳香”。在延续传统制茶工艺的基础上,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引进了茶叶智能化生产线,杀青、摊晾、揉捻、整形、提香烘干……茶叶加工车间内,工人们忙着抢制新茶。
浠水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车间主任 董来丰:茶叶采完了以后,通过验级收购,收购之后摊青,大约要摊5、6个小时,然后再杀青,比如做龙井的话,它就是杀青然后再理条、整形,做碧珍的话,他通过杀青、揉捻,然后再理条、提毫、烘干、提香等工序。
浠水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董少兵:后来我们从福建购进一批智能包装机,包装速度快,成形率好,为我们董河品牌奠定了一个良好的销售基础。
农科企融合 绿园生金
优异的口感带来了更好的市场。合作社今年的明前茶还未完全上市就被订购一空,深得茶友们的喜爱。
顾客 熊先生:我个人认为,董河茶叶非常不错,我们一年四季都是喝这个牌子的茶叶,很清香,口感非常好。
浠水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董少兵:春茶在一年中品质是最好的,我们严格把控春茶质量,只采一芽一叶,春茶销售比较红火,目前没有库存。
浠水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科研院所+基地+农户"模式,既提升了茶叶品质,又带动了农户增收,实现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浠水董河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董少兵:辐射带动周边农户200多户就业,茶农每年纯收入150多万,我们奔着绿色发展理念,用品牌发展茶叶。
来源:浠水融媒体中心
编辑:何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