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中的守护者:黄梅县公路管理局筑牢极端天气下的"安全防线"

2025-04-13 18:06  

4月11日的夜晚,一场暴风雨突袭黄梅县。当大多数人选择避雨归家时,一群身着反光背心的身影却逆向而行。黄梅县公路管理局的应急队员们手持探照灯、肩扛警示桩,在暴雨中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安全保卫战”。这场行动的背后,不仅是应对极端天气的应急响应,更折射出基层公路人在风险防范中的主动作为与使命担当。

以“预”为盾: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御

极端天气不再是偶发事件,而是一场需要常态化应对的挑战。”黄梅县公路管理局局长黄志明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加剧,短时强降雨、局地内涝等灾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频发。该局创新构建气象预警-联动响应-智能监控”三位一体应急体系,通过接入气象大数据平台,实现灾害预警提前2小时直达巡查终端。此次暴雨应对中,正是依托这一机制,应急队员得以精准锁定并提前部署排水设备与警示设施。

科技赋能:让应急管理更”智慧”

在路网视频监控室内,22个路网视频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测易发安全事故路段,标志着传统人海战术向智慧化管养的转型。过去靠经验,现在靠数据。暴雨夜,应急指挥中心大屏上的实时监控为精准施策提供靶向服务。

平凡英雄:夜色中的”橙光”守护

”雨靴里能倒出水,但心里装着责任。”工龄35年的养护中心负责人潘良军抹了脸上的雨水。在这个暴雨夜,像他这样的60名应急队员累计巡查里程达255公里,处理倒伏树木9处,疏通排水设施23处。被雨水泡白的双手、反光背心上闪烁的微光,勾勒出基层公路人最动人的剪影。畅通无阻的道路上,过往司机的一声鸣笛致意,成为对他们最好的褒奖。

在气候变化与出行需求双重挑战下,黄梅县公路管理局的实践揭示:现代公路应急管理既要科技硬实力的支撑,更需以人为本的软实力浸润。当“预警跑在风险前、行动赶在灾害前”成为常态,当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条风雨中的守护之路,终将通往更安全的明天。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4/85db4bda93e86da20da1fe880c2045e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