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漫谈:黄冈品牌的“破圈密码”

©原创   2025-04-15 09:55  

近年来,黄冈市在品牌建设领域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突围之路。这座以“教育名片”著称的城市,通过激活文化基因、深耕产业优势、重塑区域形象,实现从单一符号到立体品牌生态的跨越式发展,为中部地区城市品牌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  

教育品牌焕新升级。黄冈中学的转型,堪称传统教育品牌破圈的典范。面对“黄冈密卷”时代的终结,当地着力打造“智慧教育示范区”,推动黄冈中学在线教育平台覆盖全国287个城市,与华为共建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将教育品牌从应试符号转型为教育科技融合的现代IP。这种守正创新策略使传统品牌重获新生,2024年黄冈市教育产业产值突破80亿元。 

地标产品价值跃升。在农产品品牌建设中,黄冈创新实施“地标优品工程”。罗田板栗借助“物联网+区块链”溯源体系进入欧盟市场,英山云雾茶通过“网红县长直播”实现价格溢价300%。通过构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子品牌”双轮驱动模式,“黄冈食卷”公共品牌已整合23类地标产品,带动156家企业形成产业集群,2024年相关产业综合产值达217亿元,探索出从“地方特产”到“产业集群”的品牌升级路径。 

文旅IP多维塑造。黄冈将红色文化与生态资源转化为沉浸式体验经济。大别山地质公园创新打造“地质+研学+康养”复合业态,红安将军影视城年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东坡文化节的创新尤为突出:数字东坡元宇宙体验馆的落成与《定惠院夜饮》宋韵实景剧的推出,使传统文化IP产生跨时代吸引力。2024年,黄冈全市文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42%,印证了文化IP的现代转化能力。  

黄冈的品牌突围实践表明,城市品牌建设需突破“单点思维”,构建教育、产业、文化的协同生态。通过科技赋能传统IP、数字重构地域符号、文化激活产业价值的三维探索,黄冈不仅重塑了城市形象,更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当城市品牌真正成为资源聚合平台与价值增效器,必将在高质量发展中释放持久动能,这正是黄冈品牌建设模式的核心启示。

(编辑孙志鹏 通讯员李先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