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山县实验小学构建“1+1+5”社团体系,厚植素质教育土壤——社团百花齐放,学生尽展所长

2025-04-15 17:05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新鲜有机蔬菜,实惠又营养!”在学生们稚嫩、热情的叫卖声中,英山县实验小学莲花校区第二届 “蔬菜丰收节”拉开序幕。

校园展台上,各类新鲜蔬菜摆放得整整齐齐。各班同学竞相吆喝,为自己班级种植的蔬菜 “代言”。 在热烈氛围的感染下,老师与家长纷纷围拢过来挑选,蔬菜很快便销售一空。学生们的劳动成果得到认可,脸上洋溢着自豪与喜悦。

这场独具特色的“蔬菜丰收节”,是英山县实验小学落实素质教育、丰富学生实践体验的一个缩影。

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该校探索创新课后延时服务内容,秉持“全员参与、培养兴趣、发挥特长、张扬个性、焕发活力”育人理念,精心构建兴趣社团“1+1+5”特色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1+5”特色体系即“1个培根书苑”为学生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1个劳动基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与乐趣;“5大特色课程”涵盖文艺、体育、劳动、科普、读书等领域,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潜能与兴趣。

英山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05年,校园底蕴深厚,但也存在空间局促、运动场地不足等现实问题。该校党委书记周文革坦言,在搭建“1+1+5”体系的过程中,面临着很大挑战。

面对挑战,学校集思广益,打破传统课外活动框架的束缚,将其升级为大课间活动与课外阅读。

在此背景下,培根书苑应运而生。周文革介绍,培根书苑配置适合少儿阅读的图书20万册,基本能够满足阅读教学与学生自主阅读的需求。学校每周开设一节 “培根” 阅读课,遵循 “定内容、定计划、定教案、定检查、定考核” 的 “五定” 原则,推动阅读常态化开展。

得益于教联体建设,该校的实践育人空间从校内向校区拓展。莲花校区开垦荒地2000平方米作为劳动实践基地,并将其分配到所有年级,责任到班。课后服务时段,这里就成了学生们的劳动乐园。教师耐心指导学生种植白菜、西红柿、辣椒等蔬菜,以及茶花、太阳花、海棠等花卉。学生们亲手播种、浇水、施肥,全程见证植物从种子发芽到茁壮成长的历程。

每至蔬菜收获时节,学校精心组织 “义卖” 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熊叶子煊分享活动体会时说道:“太开心了,我学会了播种和施肥,见证了种子发芽、生长的全过程,品尝到了丰收的幸福!”

学生家长聂蓉向老师反馈:“我的孩子以前分不清大蒜和小葱,现在对各种蔬菜如数家珍,还经常跟我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教育。”

校长吕迎光是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县书法家协会会长,在他的带动下,教师练习书法蔚然成风。学校顺势而为,利用这一师资优势,持续上好写字课程,书法教学特色日益凸显,获评“湖北省书法教育示范学校”。

在美术社团,省骨干教师、学校美术教研组长郑再坤老师开发纸浆画、水墨画等多样课程,师生在各级艺术活动中获奖达50余项,社团荣获“2023年湖北省优秀社团”称号。

在科创社团,该校建有500余平方米的创客活动空间,配有3D打印机、激光雕刻机、无人机、实验教学机器人、配套元器件等创客教育设备,120余名师生在国家、省、市、县科创赛事中获奖。

校托管办负责人张小莉介绍,学校先后成立了百余个社团,精心培育学生乐学、乐艺、自律、自主的品质,让学生感受 “健康美、仪表美、行为美、才艺美、语言美、心灵美”,实现全面发展与个性成长。

“兴趣社团建设永远在路上。学生们在丰富多彩的社团课程中追逐梦想,让书声、球声、歌声、笑声在校园飞扬。”周文革满怀信心地展望未来。 

记者万涛

通讯员陈出新  覃春艳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4/e4e3234d07817033a87fabfe817648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