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大江东去,探武穴风华

2025-05-05 22:37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5月1-4日

由鞠红川、高天鹤领衔主演的

音乐剧《大江东去》

将在黄州隆重上演


东坡居士笔下的江郭竹影,恰似为武穴量身定制的水墨前奏。这个五一,我们不妨顺着他曾眺望的长江水脉,走进这座 “吴头楚尾” 的古城 —— 看山水如何在诗行里生长,人文怎样于烟火中沉淀。图片

“峰峦泼黛,流水横琴,天地无墨自成卷”

图片

仙姑山以 “一城山色半城湖” 的灵秀,成为都市人的心灵驿站。三女修道的传说漫过 3.3 平方公里山林,佛音与林涛共鸣于仙姑殿的飞檐,太平天国石城的残垣与居正家族墓的石刻,又为这方山水注入铁血与深情。晨钟暮鼓里,十万香客的脚步叩响岁月的平仄。


图片

横岗山的葱茏是大自然的水墨长卷,林间古道串联起历代文人石刻。登至绝顶,云海翻涌似浪,山寺隐现如舟,既有 “会当凌绝顶” 的壮阔,亦有 “鸟鸣山更幽” 的禅意,连风都染着草木的清芬,在衣襟上洇开一片清凉。


图片

大金水库的波光里,藏着武穴人的慢生活。垂钓者静坐如钟,钓竿挑破云影;游船犁开镜面相迎的山色,惊起一滩鸥鹭;野餐布上的谈笑混着草木香,在湖畔酿成一坛春日的甜酒。


图片

武山湖的芦苇荡是生态的抒情诗。白鹭振翅时抖落的露珠,滴入《诗经》的韵脚;荷花擎起的月光,曾照亮屈子行吟的路径。乘一叶竹筏漂向水中央,看水草间游鱼穿梭,方知天地大美,自在清浅。


图片

当春风掠过龙门花海,百万株花树同时翻开绚丽的诗行。玫瑰用炽烈的红书写浪漫,薰衣草以幽蓝的紫编织梦境,风车旋转着将花香揉进阳光里。穿行花径,裙角沾满细碎的色彩,连呼吸都染着蜜意。

图片

“古刹听钟,残碑读史,千年风雨落毫端”

图片

七百年郑公塔矗立如笔,在天地间书写沧桑。传说中鲁班兄妹斗法的遗作,如今塔身生苔,檐角挂月,每一块砖石都刻着风雨的批注。绕塔而行,仿佛能听见元代商船的汽笛,与明代戍卒的更声叠在一起。


图片

通天河的云雾里,藏着永不褪色的童年。唐僧师徒的雕塑立在花海中,仿佛下一秒就会踏上取经路;实景演出里,悟空的筋斗云翻过高山,八戒的憨笑惊落桃花,让每个游人都成为神话的旁观者。

图片

“田垄摘云,竹篾编月,人间烟火皆成诗”


佛手山药的垅间,藏着武穴人的生存智慧。这种形似掌纹的山药,在富硒土壤里沉淀出绵密甜糯,从种植到削皮都有独特讲究。在武穴,可亲手挖一垄山药,再看匠人将其制成粉、熬成膏,让舌尖记住土地的馈赠。


图片

非遗馆的橱窗里,竹编艺人的指尖在竹篾间跳舞。细如发丝的篾条编成牡丹盛放,粗粝的竹片化作渔篓里的月光;岳家拳的招式刚健如松,采茶戏的唱腔婉转似溪。这些被时光淬炼的技艺,至今仍在匠人的掌心温热。


当暮色漫过长江

武穴的灯火里藏着未写完的诗篇

下一期,让我们循着本草纲目之乡的药香

走进蕲春的千年文脉 

 那里有李时珍踏过的草径

有雾灵山缭绕的药雾

更有非遗与山水共舞的传奇


来 源:黄冈市融媒体中心

编 辑:黄俊杰

编 审:陈   兰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210/202505/58d86bd0abeb31863dd0127591137c2a.jpeg